两世为人的豪格,对自己的演技这次也有了足够的自信。不过他还是有些明智的,他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表演有多好,事实上,他觉得这相当的拙劣。
之所以十四叔上了当,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上当。如果不是他上了那个叫饶安的明军的当,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于这一点,豪格甚至有点同情多铎。
当然了,现在不是对多铎同情的时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料理好自己的事。既然是诈降,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案才行,不然一切都会是抓瞎。
皇太极和他的儿子豪格都觉得,三天已经够了。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三天里,制定出一个周密的计划。
亲王的丧仪也是比较宏大的,两黄旗参将以下的将士,和满城的老百姓,都如丧考妣一样。以为皇太极真的死了,大清政权马上就要没有交代的是,盛京城是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相当的大,至少比铁岭要大
一些的。
这里不仅仅有士兵,还有老百姓,这里的老百姓也是很怪异的族群,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大清对大明搞扩张政策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像阿道夫一直觉得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政,非得把犹太人干掉是一个概念。
现在正是这群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打下一座城以后,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就是屠城。把老百姓给杀个差不多才算事。
在这些盛京城居民的思维里,他们的末日已经到了,皇帝自杀了。两黄旗和两白旗剩余的部队都要像大明倒戈了。这样,能够有几个人还能够在这覆巢之下活下来,真的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
有时候,你最是什么样的人,就最怕什么样的人,所有有句话说的好,那就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周兴和来俊臣那个请君入瓮的故事,信乎!
他们不知道,有一种治国理念,叫做仁厚。有一种部队,叫做仁义之师。这种仁义,自然不是宋公不击
半渡那种仁义,而是在完全可以掌控你的生命的时候。却放过你!
这也是人和牲畜有什么样的区别了,在牲畜的世界里,猫吃鱼,狗吃肉,食物链是一环套着一环的,无论是谁都盖莫能够例外。而人则是不同的。
大明的边军从来不会去侵略,去挑衅,但是绝不会惧怕任何的挑衅,他们永远是自信的,他们的战斗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战争只是为了促进和平。
这些,清军或者清廷的顺民们是永远不会了解的。他们太过于迷信暴力和强权,而忘却了最本源的东西不是这些。当然,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到了彻底糟心的地步,只是这些下层军官和士兵,以及普通老百姓的臆想。
当然为了把戏做的更真实一些,豪格不能把这些真实的情况推而广之,因为多铎的耳目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可能在两黄旗里也有他安排的坐探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