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皇太极军的内部叛变,竟然就这样轻飘飘的被在无形之中给消弭了,不得不说皇太极军的前线指挥官平郡王是一个能随机应变不拘泥的人。而随后豪格的到来,说明皇太极本人也是一个聪明人。一个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正确选择的人。
府内准备看笑话和摘果子的多铎,再一次的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又一次感觉到了绝望的痛苦。他也终于体会到了为什么史册上记载的历朝历代那么多的藩王,都被削藩政策给欺负到姥姥家了。还是不会去轻易的走造反那一步。
这是因为,造反真不是一个随便是谁就干得了的活。多尔衮已经熬的受不了了,趴在椅子上打起来鼾声。但是多铎却睡不着,他似笑不笑的看着饶安笑道:“这就是你的实力,你来说,下面我们该怎么办?”。
饶安却没有他这样的慌乱神色,气定神闲的说,:“这就对了,如果皇太极的部队真的是柔弱到不堪一击,那才是不正常的事情。你放心就是了,他有骑墙术,我有过墙梯。总归不会让他占到什么便宜也就了。”
对于这位口出大言的明军指挥官,多铎并不能完全的相信,然而而此时此刻,还真就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信任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对于现在的这种情况,饶安的应对之策就是在看看。暂时停止反击,然后安排守军轮番休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有利于守军的。皇太极就算是个再缺心眼子的,也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再次发动攻击。刚才的哗变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一时的安抚情绪并不能彻底平息将士们心中的怒火,所以现在连一个火星都不应该有,如果有,那么皇太极就会被一片连锁的火焰给吞噬掉。
这个结论就是,皇太极暂时不会发动攻势,两者间成了对峙状态。不过,这对于多铎一方不是好事。这是因为,我们之前提到的,多铎的府内,原就只剩了十几天的粮食。多尔衮的兵马进入府邸之后,这些粮食就显得更为紧缺了。
满打满算的,估计还能支撑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啊一个星期,这他娘的什么情况。情况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话,那就是基本上快要撑不住了。
也就是说,现在局势乱,对多铎有力,而局势稳,则对皇太极有里,因为他完全可以不靠打架,只靠对峙,就能够把多铎给熬死。战争有着铁的法则,战争的天平对于任
何一方都是平等的。
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孙子说过,我保证这是一句叙述语言,而不是一句骂人的话。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是一句相当贴谱的话,所谓是兵凶而战危嘛。打仗就要以死人作为代价,一将功成,不止是万骨枯。
在这场大清内部爆发的内乱中,皇太极一方和多尔衮、多铎一方,都没有最终的胜利者,而最终的胜利者应该是明军。因为打仗打的就是实力,实力来自多方面的综合,但是兵源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估方式之一。
建州女真,本身不是什么太大的部落,等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后,整个的后金政权也只有几十万人,能够真正的编入作战队伍的人,也就六七万,后来发展到十多万。算是汉军的投诚部队,总数字应该在十五万上下。
大明的正规军,算上预备役部队的备操军、备倭军,总数应该在八十万人以上。当然,如果单就战斗力来说的话,能够摆开架势正正经经的和八旗士兵打一架的明军成建制的部队真的不多。
能够拉出来练练的,大致有关宁军、秦兵、洪兵、天雄军等部队,打到崇祯十三年的腊月,只剩下了山海关边军,一支原来并不算是多么起眼的边防守卫部队还是勇敢顽
强的在坚持着。
饶安确实在策划着一场清军内部的消耗,因为这样的情况对于明军来说是最有利的现象。明军的战斗习惯有些偏重于防守,这并不是因为明军很怂。而是因为明军的兵种和地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