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仅仅是因为他被选做下书人,还是因为他下面还有很多的出场机会。
叶满树是一名八旗汉军,在后金对明朝的战役里,他们深深的感觉到了战线拉的太长以后兵力会不够用。所以才收编了一些明军降将士兵以及蒙古士兵,组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在地位上略逊色满洲八旗。
这位叶满树原来是李永芳的部下,李永芳投降的时候,他和李永芳一起被编入汉军旗,那时候他才十几岁,现在已经被提拔为都司了。二十多岁的人,比较血气方刚,却又无法分辨虚实对错。他认为,自己吃了这碗饭,就得对得起这个政权。他认为自己没有错。
或许在另一个时空里,汪兆铭先生和他的手下们在南京粉墨登场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这样混蛋的想法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效果。
或许那句几百年后的话仍然可以用在当今的大明。战端已开,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皆有守土抗敌之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如果大明的全境
军民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局面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不管怎么说,叶都司揣着信,带着无知无畏的心出发了,就在城下勒住了马缰绳,冲着城上喊道:“山海关守军听着,我是大清豫亲王特使,都司叶满树。奉我家王爷的命,来给袁大人下书,烦请禀报。”
城上的一名千户迅速的把消息报进了帅帐。这几天袁应文的精神也比较紧张,他不怕听到坏消息,但是他怕就怕没有消息,对方什么也不做,虽然给守军以喘息之机,确实一个危险的信号,不知道多铎又在憋什么坏。
袁应文听完了千户的禀报,沉吟了半晌,他忽然有了一个想法,斩使示威,以此来表达山海关守军绝不投降,抵抗到底的决心。所以他传令让来使到账内叙谈。并把手用力的握住了剑柄。
在一旁的饶安问道:“大人用意,莫非斩使示威!”袁应文笑笑说:“不错,我正有此意,要借这位使者的人头,来警示我的全城守军。”
“大人请三思,此计随好,却不是上佳之策。我有一计,供大人参酌。我们不妨假意接受条件,将计就计,这样多铎必然会放松警惕,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派勇士,再来一次敢死破袭!”饶安说完这些,就静静看着自己的主帅。他希望听到肯定的回复。
袁应文沉默了,他在激烈的考虑着这条计策的可行性,因为作为一个主帅来说,他太希望来借一颗人头来表示决心了,现在,这颗人头送上门来了,却要原封不动让他回去,这需要何等的克制。
然而他还是答应了,因为在之前的事实证明,相信这个年轻人是没错的,这场战争将会迎来胜利的曙光,在这个年轻人的淡定和冷静的搀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