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的天时已经错过,便再也不会来到,遗诏已经颁布,他便没有修改的办法了!
他最终已只能是臣,晋臣!
桓温失望至极,却也无可奈何,一日夜里,他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便写了一封书信给桓冲,上面的意思是:“遗诏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王、谢处大事之际,日愤愤少怀!”
桓温已经察觉到,遗诏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其中肯定是有人从中作梗,而朝中当政之人,便只有王、谢两家,除了他们还有谁敢这么做呢!
对于王坦之、王彪之与谢安等人,桓温心中是十分愤怒的,但是现在却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这倒不是因为桓温怕王、谢等人,而是他怕天下的民心向背,谢安当年隐居东山二十余年,从未出山做官,但是天下的百姓无不翘首以盼,更有“安石不出,其奈苍生何!”这样的话广为流传,若是他
起兵进入建康,尽诛王、谢,那么天下的百姓还有谁会向着他呢!
而且王、谢扎根江左多年,盘根错节,要想一举诛灭,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对此,桓温虽怒,但却不能如何,只有接受这遗诏!
江左因为司马昱的突然驾崩,而暗流涌动,天下都几乎就此大乱,但北方的大秦却显得那么和谐,那么友爱!
苻融已经到了邺城,与王猛交割完了一切事宜,王猛也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一路上,王猛带着家人游山玩水,赏景赋诗,好不悠闲快活。
他已愧歉家人太多,现在正好趁这个时候,好好的陪一陪家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但尽管他们已走得很慢了,然而一月的时间,长安城依然到了眼前,王猛终归还是要收起他的心,投入到为大秦效力上面去。
而苻坚得知王猛到了长安,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仅早已为他新建了一座规制更大的府邸,而且亲自前去迎接,与他携手入宫。而且在之后便
下旨将王猛的官衔再加一个,使其任为都督中外诸军事!
王猛虽有车骑大将军之职,但是在没有领兵出征的时候,这就相当于是一个虚职,并没有军权,但都督中外诸军事却不一样了,这不仅是将整个大秦的军队全部交由王猛节制,更是让王猛无论在何时都有调兵之权。
王猛现在已经身任数职,而且每个官职都十分重要,现在苻坚又对他进行加官,他似乎已有点受宠若惊,不敢承受了。
于是王猛便上疏辞道:“元相之重,储傅之尊,端右事繁,京牧任大,总督戎机,出纳帝命,文武两寄,巨细并关,以伊、吕、萧、邓之贤,尚不能兼,况臣猛之无似!”
苻坚似乎早就料到了王猛会辞让,早已准备好了答复的诏旨,只见上面写道:“朕方混一四海,非卿谁可委者?卿之不得辞宰相,犹朕之不得辞天下也!”
但王猛得到答复之后,仍然不愿领受如此大恩,便再次上疏请辞。
然而王猛虽然辞让坚定,但苻坚却更是一定
要对王猛示以恩宠,在王猛第四次上疏辞让的时候,苻坚终于亲自写诏道:“卿昔螭蟠布衣,朕龙潜弱冠,属世事纷纭,厉士之际,颠覆厥德。朕奇卿于暂见,拟卿为卧龙,卿亦异朕于一言,回《考槃》之雅志,岂不精契神交,千载之会!
虽傅岩入梦,姜公悟兆,今古一时,亦不殊也。自卿辅政,几将二纪,内厘百揆,外荡群凶,天下向定,彝伦始叙。朕且欲从容于上,望卿劳心于下,弘济之务,非卿而谁!”
苻坚从他与王猛相遇之时,论述至今之事,可谓情真意切,王猛就算还想再辞,却也不能了,于是王猛领受了都督中外诸军事之职。
一点小插曲之后,王猛正式进入了总理天下的角色,大秦事务,无论是农事、刑狱、军士还是官员选拔,全部都由王猛亲自统筹,一时间,大秦的气象便如同翻新了一般,迅速大治!
王猛理政,如此神效,苻坚不禁感叹道:“人主劳于求贤,逸于得士,可谓至理也!”
但这样一来,王猛却又变得忙碌了起来,要不是他现在贵为丞相,能在府中处理政务,他一天连见家人的时间都要少很多了。
王猛理政之时,有意培养王永与王皮,便将已处理过的公文让王永与王皮观看,供他们学习,若能学到一点,那便是一点,若是学不到,也许是好事。
这一日,王猛正在专门设置的政事堂理事,突然听到门外有一阵嬉闹的声音,王猛听出其中一个便是王休的声音。
王猛故意装作怒道:“是何人在外喧哗,还不到里面来受罚!”
王休一听到王猛的声音,吓得不轻,连忙小步走到堂中,向王猛跪下道:“父亲,孩儿知错了,请孩儿惩罚。”
而在此时,一个身穿锦衣,容颜娇美,仪态淑雅的少女走了进来,向王猛行礼道:“侄女李筱玲,拜见叔父。”
王猛对李威就如同对长兄一般,李筱玲出生之后不久,王猛还曾抱过她,叫他一声叔父,倒也不错!
王猛笑道:“原来是筱玲来了,怎么也不早点来看叔父,快过来,让叔父看看。”
李筱玲闻言,自然走了过去,在王猛身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