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遗书凉州遗臭万年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92 字 8个月前

秦军大胜,苻坚心中的雄心壮志得到了更大的满足,现在他所想的已是要进一步进攻蜀地,拿到与当年司马炎一样的条件。

可是现在却还有两个地方没有得到解决,一个是之前与秦国绝交的凉州张天锡,另一个是盘踞北地的代国拓跋什翼键。

代国虽然兵马较凉州雄壮,但却早已与秦修好,秦国又灭了燕国,代国暂时绝不会冒然向秦国动手,所以苻坚倒也不急。

但张天锡却不一样了,他虽然盘踞凉州,但却名义上是晋国臣子,现在苻坚要经营梁、益,那么张天锡便极有可能在背后给自己制造麻烦。

就算凉兵不强,但总要分兵防守,这对于专心梁、益,也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在杨纂投降之后,大秦兵威已足以震动天下,苻坚便想以一纸谕书,让张天锡重新归顺大秦,免去他的后顾之忧。

而在这个时候,苻坚便想起了当年王猛出师征讨李俨之时,与张天锡在枹罕交战生擒的阴据及其

甲士五千人。

阴据归降之后,那五千人便成了秦国的兵马,现在正在邺城,受王猛的调派。

既然阴据在王猛的手下做事,苻坚索性就命人赶往邺城,让王猛写一份谕书,让阴据带给张天锡,提醒他一下大秦要灭凉州,不过弹指间事而已!

于是著作郎梁殊、阎负奉旨来到邺城,向王猛宣旨。

见到王猛,梁殊拿着圣旨道:“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牧王猛接旨。”

王猛行礼道:“臣王猛接旨。”

梁殊打开圣旨念道:“朕今既东平六州,西擒杨纂,欲用兵于梁、益,然凉州未服,兵不可两用,故特遣使请卿为书一道,还枹罕所得之甲士,谕示天锡,使其明顺逆之道,知惧归顺!”

梁殊念完,王猛道:“臣领旨。”

梁殊将圣旨交到王猛手中,说道:“大将军在关东数月,从长安至邺,便风气大改,将军真乃我辈楷模啊。”

王猛笑道:“这不过是顺陛下仁爱之志而已

,我何敢邀功。对了陛下所要之枹罕甲士,现在邺城之外的军营中,阎君可与师兄一起,先去晓谕。”

阎负道:“多谢将军指点,下官这就前去。”

王猛又道:“我这就去书房草拟谕书,梁君可在此饮茶稍后片刻。”

梁殊道:“将军请。”

王猛对身旁的王休道:“休儿,来给我研墨。”

现在正是午后时间,王永和苻青鸾久别重逢,现在正在邺城大街上游逛,而王皮则早已缠着静姝要去见识一下她的骁骑队,现在也不在身边,至于王曜和王瑶,虽然最小,但是却也好奇,跟着静姝一起到军营去了。

只有王休留在府中,正好跟着王猛聆听教导。

王休拱手道:“是,父亲。”

两人进入书房,不一会儿,王休已研好了墨,王猛便提笔开始写道:“昔贵先公称藩于刘、石者,惟审于强弱也。今论凉土之力,则损于往时;语大秦之德,则非二赵之匹;而将军翻然自絶,无乃非宗

庙之福也欤!

夫以秦之威,旁振无外,可以回弱水使东流,返江、河使西注,关东既平,将移兵河右,恐非六郡士民所能抗也。

刘表谓汉南可保,将军谓西河可全,吉凶在身,元龟不远,宜深算妙虑,自求多福,无使六世之业一旦而坠地也!”

王猛一气呵成,将笔放下,只见王休正盯着桌上出奇,问道:“休儿,你看什么呢?”

王休道:“孩儿见父亲笔下文章,气势非凡,想那张天锡看后,绝不敢再有二心!”

王猛笑道:“张天锡一方诸侯,且昏聩无能,虽可暂保凉土,但终究会落入我大秦手中。”

说完,王猛忽然才意识到王休还小,自己和他说这些干什么。

可谁想,王休却道:“孩儿想现在张天锡一定正在秘密与晋国联系,准备联合对抗大秦,不过等父亲此书一到,他许就会后悔了!”

王猛有些惊异的看着王休,问道:“休儿,你是什么时候懂得这些的?”

王休道:“父亲书房藏书甚多,孩儿在家无

聊,时常去翻,有时请教祖父,聆听教导,心中难免会去想这些,所以有些想法。父亲,是不是孩儿说的错了?”

王猛道:“这倒不是,只是我想你一个小小孩童,能懂得这些,已是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