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从宫中回到府中,便见和他一起被抓的慕容楷和兰建等人都已经回到了府中,正在大厅里等候着他。
慕容楷见慕容垂回来,立即上前询问道:“叔父,您没事吧?”
慕容垂道:“没事,陛下并没有为难我,还劝我不要担心以后的事。”
慕容楷道:“这我们就放心了。”
慕容垂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慕容楷道:“我们也才回来不久,叔父,你说这次道全为什么会突然逃回燕中呢?难道他不知道邺城还在追缉我们吗?”
慕容垂道:“这事我也不明白,令儿绝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这样的事,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
慕容楷道:“叔父以为是什么?”
慕容垂道:“这还得好好的查一下才知道。”
说着,慕容垂突然高声叫道:“来人!”
一人驰入府中,行礼道:“小的在。”
慕容垂见来人正是吴林清,说道:“吴侍卫,你近前来说话。”
吴林清闻言向慕容垂走去,慕容垂道:“这一次传言道全逃回燕国,我感觉十分蹊跷,我想请你到邺城走一趟,查探一下这其中的缘由,你可愿去?”
吴林清道:“小的听凭王爷吩咐。”
慕容垂道:“难得你在我如此落魄的时候,还如此忠心,事不宜迟,你明日便动身回邺吧!”
吴林清道:“小的领命。”
吴林清退下之后,慕容垂对众人道:“今日大家也都受惊了,还是先回去歇息吧,其他的事,等吴侍卫回来之后再说!”
又是两日后,王猛帅军回朝的快报才送抵长安。
苻坚接到奏报,得知王猛已经攻下洛阳城,并且派邓羌与燕军对峙,心中大为激动,对于拿下燕国,又更添了几分信心。
苻坚不禁开始思量起来,以前王猛也是屡立战功,但是自己却少有赏赐,以前王猛领军,多是平叛,再加上王猛不求赏赐,所以苻坚也就象征性的赏
赐些金银之物,而这一次,王猛为大秦攻城略地,实乃不得不赏之功,须得好好犒赏才是。
苻坚不禁在心里喃喃道:“要赏赐景略什么才算合适呢?论官品,他现在已是当朝三品大员,尚书、中书之事也尽归他掌管,任职这一方面,已再不能多加兼任,至于金银财宝,景略为官清正,多半又要像以前一样,将大部分拿去赈济穷困,赏与不赏也没什么区别了,这可如何是好?”
苻坚不禁叹息道:“唉,事到如今,难道已赏无可赏?”
苻坚身旁宦官赵整闻言,开口询问道:“敢问陛下在为何事烦忧?可否说出来让小的听听,看能否为陛下解惑。”
苻坚道:“你倒是机灵,不过这事关政事,你哪里能懂!”
赵整道:“小的虽然不才,但也曾读过书,或许能有所补益呢?”
苻坚道:“说的也是,那朕问你,这自古以来,大臣立功,当如何赏赐?”
赵整道:“这就要分立功之大小了,小功赐以金钱,大功赐予官爵。”
苻坚道:“可景略已是当朝官职最高之人,如何再赐?”
赵整道:“原来陛下说的是王将军,小的记得依我朝官制,王将军职位虽然最高,但品位还低于三公、三师以及特进等位尊之官,而且王将军身无封爵,陛下亦可赐以爵位封邑,以赏王将军之功!”
赵整之所以敢这么说,那是因为他知道王猛在大秦的地位,王猛在大秦,其实已无异于丞相之职,方才自己所说的,陛下早晚都会赏给王猛的!
苻坚闻言,果然豁然开朗,说道:“朕怎么把这给忘了!快拿笔墨来,朕要拟旨!”
不一会儿,赵整便将诏书拿了过来,然后为砚台添上点水,便磨起了墨。
趁着赵整磨墨的时候,苻坚便开始构思起来这封诏书该如何写。
等赵整磨好墨,苻坚提笔蘸上墨水,便下笔写道:“辅国将军、尚书令、中书令王猛,出入内外十余年,有大功于大秦社稷,而朕未及尽赏,今卿帅兵伐燕,攻克洛阳,拓土开疆,实不可不赏,故朕与前功同赏,进卿为司徒、录尚书事,并封平阳郡侯,钦此!”
苻坚一气写完,将诏书合上,然后对赵整道:“你去将赵英叫来!”
赵整闻言,连忙出殿,找到赵英,对他说道:“赵校尉,陛下召见,快随我来。”
赵英闻言,不敢迟疑,当即随赵整走进殿中。
赵英行礼道:“臣参加陛下,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