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洛阳接亲行至陕城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55 字 8个月前

连续赶了两天的路,总算快到邺城,但慕容垂却不敢太过靠近邺城,现在慕容评正要抓他,邺城肯定布下了天罗地网,一旦他露面,便可能遭遇不测。

此时天色尚早,慕容垂五人继续向前行进着,没过多久,慕容垂见到前面有一座山,是为南山,对众人说道:“此时我等若靠近邺城,难免不会被人发现,不若先到南山,先行隐蔽,等到夜间,再行动身。”

邺城虽说不小,但慕容垂的名声太大,认得他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他们五人在邺城实在太扎眼了,若是被哪个宵小之徒认出,禀报给慕容评得知,那可就大为不妙了。

因此,众人也都依慕容垂所言,随他前往南山。

到得南山,兰建道:“似乎离这里没有多远,便是赵之显原陵,那里人迹罕至,不如到那里去躲避。”

那显原陵本是石虎的陵墓,但慕容俊在位之

时,曾梦到石虎惊吓于他,于是大怒之下,命人掘了显原陵。

石虎虽然是个暴君,在百姓心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但是俗话说鬼神当敬,石虎既死,又被人掘墓,阴魂难免不安,故而显原陵周围百姓都很少靠近显原陵,躲在那里,的确是个好的选择。

慕容垂等人便依计去了显原陵,等到了显原陵,已是未时过去,再有两个时辰,便要天黑,他们便可动身。

因为夜间要赶路,所以慕容垂等人格外珍惜这点时间,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准备先睡上一觉。

可是他们刚刚闭上眼睛,就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将他们惊起。

慕容令当即探头去望,见一队人马正朝他们而来,看他们的装束,像是出来捕猎的猎人。

但是他们的人数之多,却让慕容令惊出一身冷汗,他粗略估计之下,发现他们有不下百人。

在邺城周围,一出猎便有百人之多的,必定是邺城里的大户,而邺城中的大户,谁会不认识慕容垂呢!

慕容令见那些人越靠越近,不敢再望,连忙

退了回去,对慕容垂道:“看来人似乎是来打猎的,但人众过百,我等当如何是好?”

慕容垂道:“到了此时,你我五人之力,如何能敌,只得听天由命,若我慕容垂该命绝于此,也是无法强求的。”

慕容令现在也全无招数,只有屏住呼吸,通过小树林的缝隙,看着外面的东向。

眼看着那些人便要靠近他们所在之处,突然,奇迹发生了,不知什么缘故,那些人随身携带的猎鹰竟然不约而同的一齐飞扬而起,而它们飞离的方向,恰恰就是那些人来时的方向。

猎鹰飞起之后,那些人哪里还有心情前进,俱都策马去追飞鹰,不过片刻的时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见到猎者皆去,慕容令大松了一口气,对慕容垂说道:“父亲,今日总算是有惊无险了。”

兰建道:“道明天所不弃,我等算是沾了道明的光了!”

慕容垂道:“都是我害得大家变得如此落魄,哪里沾了什么光!”

慕容令道:“舅爷爷说得在理,如今逃脱大

难,正说明天不亡父亲,此处离邺城极近,此前父亲所募大军也都在邺城之外驻扎,孩儿有一言,还请父亲裁定。”

慕容垂道:“令儿又有什么想法?”

慕容令道:“太傅忌贤疾能,构事以来,人尤忿恨。今邺城之中,莫知尊处,如婴儿之思母,夷、夏同之。若顺众心,袭其无备,取之如指掌耳。事定之后,革弊简能,大匡朝政,以辅主上,安国存家,功之大者也。今日之便,诚不可失,愿给骑数人,足以办之。”

慕容令所言,并不是绝无成功的道理,只是在慕容垂看来,他已失去了先机,此时如此行事,并非万全之策!

慕容垂道:“令儿此谋,事成诚为大福,不成悔之何及!不如西奔,可以万全。”

西归于秦,的确风险要小的多,慕容令也不再多言,几人便就在显原陵静静等待天黑,然后动身。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慕容垂道:“时机已到,咱们快动身。”

话音一落,五人便牵着马走了出来,穿过两

条小路,走在官道上。

时明月当空,前方道路尽现于眼前,他们也不用担心会走错路。

未免一路太过无聊,慕容楷道:“今日离开了邺城,也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故地。”

慕容垂道:“贤侄不用太过感伤,相信终有一日,我等会再回邺城,到那时,也许再也没有人会排挤我们了。”

慕容楷道:“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不知叔父准备从什么路线前往长安。”

慕容垂道:“我想先到洛阳,再从陕城入境,然后让秦人送我等前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