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也不多言,说道:“请。”
片刻之后,杨安随李俨进入府中,李俨自占上座,然后指着下首,说道:“上使请。”
李俨此举,杨安自不买账,站着说道:“杨某此来,停留不久,就不坐了,将军请看!”
说着杨安便拿出王猛写的书信,交给李俨。
李俨拆开看后,见果然如贺肫所料,王猛是要李俨打开城门,接纳秦师入城。而王猛最后之语,似在恐吓李俨,若是李俨不开门出迎,那王猛极有可能因此发兵,到时一切后果,李俨当自己承担。
李俨将信收好,说道:“前凉军来围,我以穷困请救,今赖秦军威灵,凉军退舍,俨自存感激之心,不敢不报秦相救之恩。今但请王将军领师东归,俨每当年节,自有贡奉送至。”
李俨这话,已几乎算是明确的拒绝了王猛的要求,只是还没有到直接说“现在凉军已退,枹罕无危,秦军于我,已无用矣!”的地步。
杨安听了李俨这话,已明白了李俨心中所想,说道:“将军此言,我定当尽数转告王将军。在杨
某出营之时,王将军特地嘱咐,久闻将军英明,愿得入城一见。”
李俨闻言,不禁有些踌躇,说道:“这…”
杨安又道:“将军放心,王将军只带随从,别无他意。”
李俨这才放心,说道:“李某也久闻王将军贤名,恨不得早见,今既已至枹罕,再不相见,岂非不尽人情!”
杨安道:“但不知将军准备何时与王将军相见?”
李俨闻言,心想择日不如撞日,说道:“不如就在明日,明日一早,李某将亲自在城门处迎接王将军!”
杨安道:“既如此,那杨某便回转大营,将此约定禀告王将军。”
李俨道:“我送上使。”
杨安笑道:“将军留步,杨某自去便可。”
李俨闻言,果然停住脚步,不再动作,只目送杨安离开府门。
杨安出了李俨府上,本想借机在城里转转,看看枹罕各处布防,可是等杨安出了府门,才发现枹
罕城里到处都有士兵把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得清清楚楚,见查探无望,杨安便不再停留,与众人快步出了枹罕城!
杨安从离开秦营,到回到营中,前后不到两个时辰,王猛见杨安回来得如此之快,说道:“将军此去怎么回来得如此之快?”
杨安道:“李俨无纳师之意,又傲慢无礼,末将不愿与之多言,故而来去迅速。”
王猛闻言,不禁笑道:“将军果是真性情,容不得半点无礼。但不知杨将军可曾将我的话带到?”
杨安道:“末将虽不喜李俨,但如何敢误了正事,李俨已同意与将军相见,他明日一早,便会亲自出城相迎!”
王猛闻言,不禁大笑道:“李俨命该如此,怪不得他人。”
杨安闻言,不禁觉得奇怪,难道王猛已经有了使李俨归降的办法?问道:“明日将军孤身前往,如何能使李俨束手?”
王猛笑道:“明日我进城之时,杨将军可率大军随后,待我与李俨相见,将军快马驰入,此迅雷
不及掩耳之势,李俨乃囊中之物也!”
杨安这才恍然大悟,说道:“还是将军深思熟虑!”
而此时,在枹罕城中,贺肫得知李俨明日要与王猛相见,劝谏道:“王猛明知明公决意闭城自守,而自求相见,此必有阴谋,明公明日绝不可往会王猛!”
李俨道:“王猛贤名远著,正欲一睹真容,明日他只十余人前来,而城中兵马上万,其无能为也,贺参军不必担心!”
贺肫闻言,心中不禁开始思考,他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跟随李俨,现在李俨所做所为,几乎让人感到愚蠢之极。
贺肫道:“既然明公心意已决,末将再进一言,若明公以为可用,姑且用之,若以为多言,就当末将没有说过。”
李俨见贺肫如此郑重其事,说道:“贺参军请讲。”
贺肫道:“若明日王猛孤身前来相会,明公但可与之相见,若大军随后,明公当据城不出。”
李俨道:“贺参军的话,我记住了。”
贺肫不禁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既如此,那末将告退了。”
当夜,王猛便找到杨安,说道:“明日之事,还要全靠将军,故而为防万一,还请将军在深夜无人之时,便率军埋伏在城外,待明日王某入城,便可迅机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