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引军入瓮飞箭传信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44 字 8个月前

南乡太守突然大声道:“来人!快去传令,让大军撤回来!”

这时众人都吃惊的望着他,心想大军都追出去这么远了,现在才想起传令,是不是太晚了一些!

这时杨安已带着秦军走过了与王猛约好的地方,在前面的一个拐角处,杨安命令将士全都进入树林隐藏起来,等着晋人的到来。

片刻之后,马蹄声再次响起,一队晋军从小道追了过来,等晋军快到拐角处的时候,王猛终于动了,他下令道:“出击。”

随着王猛一声令下,进攻的号角也就此响起,埋伏在树林里的万余秦军顿时蜂蛹而出,把那些追击杨安的晋兵给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有什么斗志。

由于王猛人多势众,又是出奇不意,这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很快便结束了,晋军死的死,降的降,竟没有一个能逃的出去。

这第一战便俘斩了四千余人,让王猛怎能不感到惊喜,于是王猛乘胜,率大军直逼南乡城。

从方才晋军追出,还不到一个时辰,回来的就已经不再是晋军,而是万余秦军。

看到秦军人众之多,南乡太守不禁猛然想到了方才追出去的大军的下场,心中一阵绞痛!他恨方才不听肖参军之言,现在不仅害了数千将士,还使得自己没有了守城之兵!

王猛顿军城下,并不着急着命人攻城,他一

直以为,为将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若是能不然士卒犯险,就能拿下城池,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王猛命人准备好纸笔,然后就在这南乡城下,提笔写到:“南乡虽城高墙厚,然今日一战,便损卒四千,将士夺气。以君观之,城中残卒,岂可敌我数万乘胜之众?

今为君计,莫如率部投诚,则百姓可免遭屠戮,而君可受爵朝廷,此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不然,猛将率部攻城,待城下之时,以君为囚虏!

王猛。”

写完,王猛道:“军中谁人善射?”

杨安这时就在身旁,说道:“将军有何事,尽管吩咐末将便是。”

王猛道:“这里有我书信一封,烦将军以箭送入城楼之上。”

杨安接过书信,道:“取箭来!”

身后将士将箭送到杨安手上,杨安也不看那信上写的什么,只是将其折叠起来,绑在箭上,然后拍马上前,在离城强十余丈的时候,弯弓搭箭,将箭射到了城楼之上!

看到箭顺利的落在城楼上,杨安便拍马走了

回来。

那箭从空中恰好落在城楼上一晋兵的身旁,并未伤着什么人,那士兵见箭上绑着一张纸,便将箭拾了起来,交到南乡太守手中,说道:“大人,这箭上有纸,似乎是秦军用来传信的。”

南乡太守接过箭,取下那一张纸,开始看了起来。本来想到大军有去无回,他就心中盛怒,现在看到王猛还拿此来数落他,让他更是愤怒!

只见他将王猛送来的书信狠狠的摔在地上,然后说道:“来人,备纸笔!”

不一会儿,纸笔便送了上来,南乡太守提笔写到:“昔沈劲固守洛阳,以死而全忠义,余甚慕之。今天赐机缘,使得追迹先贤,纵将军可摧城移山,积骨城下,余岂敢弃朝廷而归戎狄,自弃于天下邪!

向闻将军本渤海剧县之人,实乃我晋之子民,奈何委身戎廷,甘为驱驰,纵兵以侵中国!以在下愚见,将军不如率部归诚,在下定当上表为将军请封,到时将军效力朝廷,归一华夏,岂不善哉?”

写完,那南乡太守拿着一看,不禁有些想笑,现在既然在战场上占不了便宜,那在嘴皮上占点便宜也是好的!

然后,那南乡太守依照方才王猛送信之法,也命人将纸张叠好,绑在箭上,然后射将出去!

由于此时王猛大军远在那射箭能及的范围之外,所以尽管那士兵已用尽了力,还是没有将箭送到王猛身旁,箭落之处,依然离着王猛有数丈之远!

李化见状,下马过去,将那支箭给拔了起来,取下上面的书信,递给王猛。

王猛接过来看后,不禁也是觉得有些好笑,心想这些晋人自居正统,就算再怎么破败,也是不肯在尚有转机的情况下投降的,还是自己想得太天真了。

杨安见王猛脸上似有不悦之色,问道:“将军,晋虏写了些什么?”

王猛也不遮掩,直接将那张纸递给了杨安,说道:“将军请看。”

杨安接过看后,也是满脸怒容,气愤道:“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才,竟敢如此挑衅!请将军下令,末将愿带兵攻下南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