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途经扶风安营南乡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60 字 8个月前

静姝是这么想的一样!

其实王猛怎会不懂,但他却不能。营外有无数的巡逻兵,这营里的风吹草动,一言一语,在众将士面前根本就算不得什么秘密。他作为大军主帅,怎能在这时做出这样的事来败坏军纪!

静姝能在大帐中得一张榻安歇,还都是借着要贴身保护王猛之权,要是让人知道静姝是女子,而且还和王猛在营中做出些不应当做的事,那军中还不因此大乱。

静姝先前虽然对王猛有些埋怨,但是细想之后,也明白了王猛的难处,不再计较,渐渐的睡了过去。

按照杨安的计划,果然,在第四日,大军便顺利的抵达了扶风郡。

在抵达扶风郡的那天傍晚,王猛命令大军在营外驻扎,然后带着杨安、李化还有静姝带着陛下交给王猛的圣旨进了扶风城。

在城门口处,王猛向守城士兵亮明身份,由那士兵领路,来到了扶风太守的府邸。

那扶风太守听闻王猛亲来,赶忙出府迎接,只见他满脸堆笑,从府门走了出来,对王猛行礼道:

“下官扶风太守刘景拜见王大人,不知王大人亲来扶风,所为何事?”

王猛道:“扶风太守刘景听旨。”

刘景道:“臣刘景在。”

王猛打开圣旨,高声念道:“今辅国将军王猛及前将军杨安、扬武将军姚苌,率军征讨荆州,凡所过郡县,皆听差遣,钦此。”

刘景道:“臣领旨。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猛道:“刘大人请起。”

刘景闻言,起身道:“将军既带兵出征,怎么不见大军同来?”

王猛道:“未免扰民,我已命大军于城外驻扎,只带了杨将军和两位随从前来传旨。”

刘景道:“原来如此,那不知王将军要下官做些什么?”

王猛道:“此次出征,不知要费多少时日,这粮草也不知带得是否充足,故而想请刘大人备下些粮草,以备不时之需,不知刘大人可有难处?”

刘景道:“赖陛下圣明,近年来仓满库足,正当奉献国家,如何会有难处!只要将军需要,可随

时差人传信,下官即刻命人为将军运粮。”

王猛笑道:“好,刘大人真是爽快,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如有所需,我便派人带上我亲笔书信前来请粮,请刘大人见信便行动。”

刘景道:“请将军放心,下官绝不食言,不然甘赴鼎镬。”

王猛道:“既然刘大人都如此说了,王某岂能不信,今日多有叨扰,我等告辞了。”

刘景见王猛说着就要走,说道:“将军刚至扶风,怎么不多停留片刻,也好让下官略尽地主之宜。”

王猛道:“既然出征在外,就该与众将士同甘共苦,大军现在城外,王某身为主帅,怎敢独自享受,等他日凯旋,路经扶风,定停留一日,以全大人盛情!”

刘景闻言,对王猛不禁心生敬佩,他虽然早已听过王猛的名声,但却并未亲眼见过。现如今王猛远离长安,但仍一直秉持本性的作风,实在让刘景佩服。

刘景道:“将军高义,下官若是再留,岂不是无礼了!刘某素来仰慕将军,今日无论如何,还请

将军准下官送上一程。”

王猛笑道:“人之常情,如何敢却,请。”

刘景道:“将军请!”

王猛等人来的时候,急着要找刘景,并没有心思看扶风郡的治安环境,现在事已说完,出城的路上,王猛也开始左右观察了起来,只见扶风郡虽临近南边,但百姓生活还算安乐,丝毫没有那种忧患的感觉。

王猛问道:“刘大人,郡内百姓一向如此吗?”

刘景笑道:“近年来陛下屡行惠政,百姓生活逐渐丰乐,是以安居乐业,人人无忧。”

王猛道:“刘大人真是治郡有方,到时我回到长安,一定会禀告陛下,为大人请赏。”

刘景道:“做官为民,本乃本分,何况下官不过是遵陛下之旨,何敢居功。”

王猛笑道:“自古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大人何必太过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