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生火遇奇苻坚召问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97 字 8个月前

心中想定,李化便策马往东而去,马行虽速,但李化还是欣赏着这塞外风光,一路走过,颇有些怡然自得之意。

这塞外不同中原,水草丰美,适于游牧,不宜耕稼,故而塞外到处皆可看到有牛羊奔走的踪迹,还有群马奔腾的壮景,让李化都有些流连忘返了。

这些都是在关中难以看到的,李化又如何肯错过。而且现在连年战乱,大秦不仅要守住江山,还要出争天下,这马匹就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了。

自秦、汉以来,战马要数西域大宛出产的汗血宝马最为难得,其次便是这塞北草原上的良马也堪一用。

西域遥远,宝马难得,加上战乱频繁,现在战场上的汗血宝马已算得上是奇珍异宝了,所以看到最多的便是从塞外购来的战马,虽比不上汗血宝马,但也算是良驹了。

雄据塞北的匈奴,向来是北方诸夷公认的首领,到了刘卫辰这一代,虽然有些没落,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匈奴人无论人众,兵马,都还

算得上是各散居部落之最。

现在苻坚既然降伏了匈奴,那北方诸夷自然便该相继的归顺大秦,他们手里的无数的牛、羊、马匹,就都将算在向大秦进贡的礼单之中,成为大秦征战四方的资本。

李化虽然人不在朝廷为官,但因为王猛的缘故,心里还是愿意为大秦做些事的,而现在既然有了机会,他当然要好好观察一番,看看这塞北牲畜到底繁荣到了什么地步。

这不看不知,一看,倒让李化心中一惊,光是这一日之内,李化便已经看到三次马群,每一次其数量都不下万余,而且这些马群还并非野马,都是些已经被驯化的家马了。

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小部落手下的马匹数量,要是整个塞北的马匹加起来,岂不得有百万匹。

想到此处,李化心中一惊,心想还好塞北诸夷不像中原诸国,统一为战,不然就凭塞北这无数的良马,还有几乎人人都弓马娴熟的部众,一旦成军,其众何止百万。

不过李化很快便不再吃惊,因为他知道,要想让这些斗了数百年的诸夷联合起来,举一人为长,

何其难也!就算真的有那一天,也不知得过多少年,那时自己恐怕已经化成一堆白骨了。

走了一日,未见沿途有什么秦军留下的踪迹,反而那些牧民见李化奇装异服,指指点点。因此李化更加确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下去,定然可以遇到秦军。

李化一来只看见那些牧民指着他谈论着些什么,二来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也就见怪不怪,自顾自的走着,只要自己不去招惹他们,略微防范着一点,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就这样走了两日,李化仍然没有什么收获,只是感觉夜晚越发的冷了,这塞北的早冬也有些让人受不了了。

这一夜,李化实在冷得有些受不了了,几天来为了谨慎,从未在晚上生过火的李化终于捡了些干柴来,点了一团火来取暖。

可他哪曾想到,这一团火光,竟然引来了十几个人。

这些人本是鲜卑没弈干部的民众,这一夜闲来无事,骑马到处散散心,可不曾想看见远处一片荒野之地突然燃起了亮光,他们十余人便一齐过来想探

个究竟。

而李化此时刚刚生好火,那些干柴燃烧之初,又不停的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让李化难以听到周围的异动。

就在李化,烤着火,嘴里哼着小调的时候,突然十几个人骑马冲了过来,将李化团团围住,借着火光,众人看清楚了李化身上的衣着,看出李化乃是中原人。

一人喝道:“你是何人?来此何干?”

李化闻言,并不搭话,而是依然神情自若的将双手放在火堆上,感受着火光散发出来的的温度。

又一人道:“跟他废话那么多干嘛,直接抓回去便是!”

就在这人话音一落之时,李化便感觉身后有人要扑过来了,而与此同时,李化正前方的几人也几乎同时扑了过来。

眼看李化就要被他们擒住,已再无脱身的道理,可是就在他们快要接近李化的时候,李化突然两手向下一抄,将两根最为粗大的干柴的未燃的一端握在手里,然后向上一跃,展开双臂一挥。

只见两轮火光划过,这些本是去抓李化的人

,纷纷都倒在了地上。

当时李化火棍一挥,众人心知不好,可又处可躲,只好就地倒下,来避开这火红的木棍。

李化身子从空中落下,有几个方才未动之人也上前将他们的同伴从地上扶了起来,并向后退了几步。

李化见他们退后,说道:“在下来此并无恶意,只要诸位不为难在下,在下立刻便可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