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草拟奏表李化出塞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72 字 8个月前

李化道:“师弟请吧,门外已备好了轿子。”

王猛对于李化的细心是越来越喜欢,笑道:“师兄请。”

说着两人便一起走了出去,到了门口,见果然放着一顶轿子,王猛便走过去上了轿,然后说道:“去李大人府上。”

众人闻言,便抬起轿子往李威府上走去。

两人府邸虽然不在一条街上,但是隔得倒也不远,没过多久,王猛便来到了李府。

王猛下了轿,走到李府门前,问道:“李大人可曾回来了?”

一个家丁道:“我家老爷正等着王大人呢,说王大人来了,便直接请到书房,大人请随我来。”

王猛闻言,也不多说,便和李化一起进了府门,随那家丁一起,往书房走去。

到了书房,只见李威一人正在那里看着书,一副书生模样,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方才还是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那家丁出声道:“老爷,王大人到了。”

李威闻言,抬头一看,见王猛来了,当即放下了手中的书,笑道:“景略来了,请坐。”

说着,挥了挥手,让那引路的家丁退下。

王猛倒没有遵命坐下,而是将那张纸递给李威说道:“这是我刚刚草拟的奏表,李公看看有什么需要改的没有,若是没有那咱们就一起署名,早日派人送出去。”

李威接过来,粗略的看了一遍,说道:“景略亲自草拟的,定然没什么问题。”说着在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将笔交给王猛。

王猛也上前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李威便将这张纸重新折好,然后装进信筒,正准备派人送信,却突然发现现在陛下身在何处都不知道,该送到哪里呢?

李威道:“这信该命人送往何处为好呢?”

王猛道:“苻幼既能率兵袭击长安,那陛下定是已经平定了杏城匈奴叛军,不如送到云中。”

李威道:“若陛下不在云中,那又该如何是好?”

王猛道:“我想等到了云中,自然会有办法能找到陛下的。”

李威道:“也只好如此了,依景略的意思,这一次派谁去为好呢?”

这时李化道:“不如就让我去吧。”

李威道:“守正兄虽不在官,但让你去做这样的事,还是有些屈才了。”

李化道:“多谢李大人厚爱,不过我主动请命也是有原因的,一来在长安呆久了,想借此机会出门活动活动,二来自以为此次前去送信,乃是最佳人选,这战场情形,除了你们两位,恐怕再没有人比我清楚了吧。”

李威道:“守正兄虽有愿,可还不知道景略是否愿意呢!”

王猛道:“师兄若是愿去,自是最好不过的了,本来我是想请师兄前往的,可又怕师兄不愿,所以迟迟未说出口,现在哪里会不愿意呢!”

李威道:“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守正兄了。”

李化道:“在下知道此事十分紧急,不容片刻迟疑,故而想立刻出发,还请李大人借一匹快马,助我赶路。”

李威道:“这个没有问题。”

说罢,李威道:“来人啊,备一匹快马,及十日的干粮。”

李化道:“这干粮在下到外面去买就是,就不用现做了。”

李威道:“如此也好。”

不一会儿,便有人从马厩里牵了一匹马,在门外等候着,李化道:“那在下便告辞了。”

李威和王猛两人点点头,将李化送至门口,见李化骑上马离去,才又回到府中。

李威道:“如守正兄这般人才,景略为何不举荐他做官,为大秦效力呢?”

王猛道:“以前我也曾对师兄提过,请他出仕为官,可是他说自己习惯了散淡的生活,不愿再在官场上受诸多约束,何况他尽力帮我,也算是为大秦出力了,何必在意那些虚名呢!”

李威叹道:“守正兄真乃至性之人。我辈难以望其项背。不过不能与之同朝为官,实在是一大憾事。”

李化出了李府,并没有纵马疾驰,而是慢悠悠的在街上走着,看到了一个卖烙饼的铺子,下马买了几十张饼,这才再次上马奔出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