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匈奴逃窜束手就擒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435 字 8个月前

此时正在营中观战的刘卫辰见战场局势变化,大感不好,若是此时他再不做出些动作,那他派出去应战的将士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突然冒出来的秦军与贾雍一军将匈奴大军团团围住,正欲一举而歼之,突然,从匈奴大营又冲出来一队人马。

这队人马人数虽然不多,却也有个数千人,而且有刘卫辰亲自率队,志在将被围困的匈奴大军解救出来,他们的士气正十分高昂。

这数千人直往邓羌大军冲来,虽显得气势汹汹,但实际上却并不恋战,他们只想借此分散秦军的注意力,让被围困的匈奴人有机会突围而出。

只可惜刘卫辰这想法虽好,碰上的却是邓羌,他们没有战意,但邓羌却正战到酣处,一交上手,便让匈奴人已然无法脱身,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致使身首异处!

刘卫辰哪里想到形势会发展到如此情形,现在非但救不回来那被围的大军,就连他自己手上仅存的兵马也有可能就此陷进去!

事实虽然如此,但刘卫辰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不愿就这样放弃,他还在拼命的冲杀。

可是现在秦军兵力之盛,已非匈奴可比,这样继续打下去,非把匈奴所有的将士都给葬送了不可!

这时一个匈奴将军冲过一路秦兵,来到刘卫辰的面前,大声道:“贤王,撤吧,秦兵太多了!”

刘卫辰一边挥刀抵御着秦兵,一边说道:“不!我不甘心!今日绝不能撤,我不能丢下他们!”

那将军道:“贤王,秦兵现在胜势已成,若再僵持下去,恐怕想撤就已经来不及了。”

刘卫辰道:“别再说了,若是今日败了,我也虽死犹荣,绝不做那弃军之将!”

那将军道:“贤王何必如此固执,咱们此次撤去,将来还能在卷土重来,若是将性命丢在此处,岂不是所有的心血都白费了吗?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贤王当素作决断,不可因小失大!”

这一句话突然就将刘卫辰给惊醒了,对啊,若是这一役他死了,那匈奴几百年的基业岂不就是毁在了他的手里,那他今天的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刘卫辰已经被说动了,可是那将军却已经看

不到了,因为就在他苦劝刘卫辰的时候,一个秦兵趁他不被,一杆长枪刺来,贯穿了他的胸膛!

刘卫辰见他死在了秦兵的枪下,不禁感到十分的懊悔,若不是他固执己见,不听人的劝告,那人又怎么会死。

刘卫辰怒吼一声,右手提刀,向刚才将那将军杀死的秦兵冲了过去,一刀将那秦兵给斩落马下,也算是给那将军报了仇。

然后刘卫辰望着被包围的匈奴大军,绝望的叹了口气,驾着马冲出战场,命人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号角响后,匈奴士兵便且战且退,慢慢的退了下来,不过本来随着刘卫辰一起冲进去的数千人,到现在已然不足一千了。

而那被包围的匈奴士兵,见刘卫辰已经将他们抛弃,虽然心头大恨,但是却也无可奈何,现在秦军将他们团团围住,他们本来的数万将士,现在也被杀得只剩万余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选择了向秦军投降,因为这样或许还可以保住性命!

刘卫辰跑了,但邓羌并没有直接追上去,他

还要配合贾雍将匈奴残兵给收拾了,他不想因为他率兵离去,导致被围的匈奴人有机会逃离。

在匈奴人投降之后,贾雍命人将他们的武器都收缴了,然后命人将他们带到云中城看押起来。

等一切忙完之后,贾雍才找到邓羌,说道:“多亏将军妙计,今日才能取得如此大胜,依贾某看来,从此以后,匈奴再也不能为患边境了!”

邓羌道:“首恶不除,终究会有死灰复燃的一天,现在刘卫辰不见踪迹,想来是刚才率兵逃离了,若一天不能将刘卫辰抓回来,则一天不能让人放心啊。”

贾雍闻言,笑道:“匈奴四万大军,被将军一日之内,便斩杀数千,俘获万余,其余残兵败将,如何能有什么作为,将军还是多虑了。”

邓羌道:“当年刘卫辰请求内附的时候,兵不过一万,势无法为患,现在不过几年,却已经势力如此之大,这一次刘卫辰败了,数年之后,他难道不能再来一次吗!”

贾雍知道邓羌并不是一个喜欢耸人听闻的人,相反的,邓羌是一个有一说一,十分耿直的人。

贾雍道:“那将军的意思是?”

邓羌道:“这些匈奴士兵还要人带回云中,而前去追击也不宜大军前行,我准备亲帅五千精骑,前往追击,一定要将刘卫辰给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