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匈奴人如何叫骂,贾雍就是闭城不战,只是叫弓弩手做好准备,随时向匈奴人放箭。在几次尝试性的派兵攻城之后,匈奴人未得分毫之利,便已折损无数,他们也不敢再靠近城墙,只是一直在城外叫阵。
贾雍见了这样的情景,说道:“匈奴人现在看来,还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咱们还是下去吧,免得听了这些污言秽语生气。”
那人随着贾雍一起下城,在路上的时候,他说道:“这次他们似乎是想围困我们,咱们不比匈奴,可以游猎为生,长此下去,恐怕会生变啊。”
贾雍道:“先生多虑了,且不说匈奴士众没有我大秦人数之多,就是现在我手下的这数万精兵,拉开架势,真正打上一仗,他也不一定能取胜。”
那人道:“那将军为何不出城应战呢?”
贾雍道:“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之前匈奴叛归代国,没多久又背叛代国,被代王拓跋什翼犍打的落荒而逃,短短一年的时间,匈奴人便又有了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代国该有什么样的实力,就可想
而知了。”
那人道:“将军原来是担心代国趁虚而入?”
贾雍道:“若非怕全军出击之后,云中空虚,惹来代国觊觎,本将军岂会怕他刘卫辰这数败之将。”
那人道:“将军深谋远虑,实非在下所及,在下佩服。”
贾雍道:“先生不必过于自谦,这军中诸事,还要仰仗先生帮忙出出主意。”
那人道:“将军若有吩咐,在下定然全力以赴,绝不推辞。”
贾雍道:“说起来,倒还真有件事想要请教先生。”
那人道:“将军请讲。”
贾雍道:“先生以为,这次朝廷听闻匈奴反叛,会不会立刻派兵前来讨伐?”
那人道:“在下以为,朝廷闻讯,必会派兵,不过不会以云中为先。”
贾雍闻言,不禁疑惑道:“这却是为何?”
那人道:“如今匈奴别有两万大军直逼杏城
,而杏城到长安,快马行军,不过两日而已,若杏城失守,则京师危矣,朝廷又如何会不先派兵前救呢?”
贾雍道:“那倒也是。”
那人见贾雍似乎有些担心,但是又不愿说出口,借着说道:“等到杏城之危解除之后,云中城外的匈奴兵自然也嚣张不了多久了。”
贾雍道:“哦?先生何出此言?”
那人道:“这次匈奴既然想要成合围之势,若是另一边的围不能形成,那他不就满盘皆输了吗!”
贾雍不禁笑了,说道:“还是先生说得对,瞧我都被那些蛮子给气昏了头了,竟然连这一层都没有想到。”
那人道:“现在只希望派出去传递消息的人,能尽早的赶到长安。”
贾雍道:“就算是一路畅通无阻,快马加鞭赶到长安也需要四五日,现在半日还不到,要等到朝廷出兵,还不知要多久呢。”
话说那林虎一行人自辞别贾雍,知道除了贰城有匈奴人之外,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一丝危险,赶
起路来也放心大胆多了,一路放马疾驰,只半日的时间,便已跑了两三百里地了,比从杏城出来,不知快了多少。
而那曾给林虎他们引路的王笠却就要慢得多了,一来他不像林虎几人一样,时常执行这样的任务,赶起路来显得轻车熟路,二来当时贾雍等到林虎走后,才将信筒交给他,明显就是不想让林虎等人察觉,他一路上还得躲着不让林虎他们发现。
所以王笠也就干脆比林虎他们走得慢些,这样就不会与他们碰面了。
一天过后,林虎等人再有百多里路,便要到贰城了,林虎与众人计议道:“这次到云中,未能请得贾将军出兵相助,我实在感觉有愧,如今快到贰城,我想独自潜入贰城,去刺探些消息,这信筒就由你们三人带回交与殿下吧。”
小立道:“那不行,我等既叫你一声虎哥,就不能让你独自犯险,虎哥若真的要去,还请带上小立一起。”
林虎还没说话,只听老三道:“平日里小立说话虽有些不着调,但今天说的话我是十分赞成,咱们既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何能有事让大哥一人去抗
?”
老二道:“虎哥你知道我素来不会违抗你的意思,但是今日也不得不破会例了,今日不管你怎么说,是不能让你独自潜入贰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