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一腔热血,岂是那么容易就浇灭的,正色回道:“大丈夫既立志从军,自当马革裹尸,死而后已。吕光不畏凶险,还望贤兄成全。”
听吕光说完,王猛心想要是再阻拦就显得有些自作多情了,笑道:“好,为兄明日便想陛下举荐,不过贤弟可一定要在军中奋进,莫要让人失望啊。”
吕光见王猛愿意帮忙,当即施礼道:“谢贤兄大恩。”
王猛见状连忙扶起吕光道:“贤弟何必为此,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勿须挂在心上。来,坐下谈。”
第二日下朝后,王猛来到宣政殿,向苻坚进言道:“司隶校尉之子,美阳令吕光,治理县内有方,百姓称赞。陛下应赏贤举能,以收天下士子之心。”
苻坚知道吕婆楼是王猛的伯乐,听到王猛现在举荐吕光,难免认为他有报恩之嫌。但是吕光的政绩自己也知道,王猛所言并没有半句虚假,想来是自己多想了。苻坚问道:“爱卿以为当授何奖赏为宜呢?”
王猛回道:“回禀陛下,吕光有志从军,想入骁勇军为国效力。臣曾以沙场凶险劝他,谁知他竟执意要为大秦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臣惜他一片赤诚,特来举荐。”
苻坚等王猛说完,心中大喜,现在大秦缺的就是这样的将领。如今吕光既然有这样的志向,那自己为什么不让他去试一下呢。对王猛说道:“爱卿为
国举荐贤才,朕心甚慰。朕以为不如先以吕光为鹰扬将军,让他在军中历练一番,再行提拔。”
王猛闻言,似乎是在替吕光叩谢道:“臣谢陛下隆恩。”
王猛出宫之后便把这个消息告知吕光,可把他给高兴坏了。他原来是一个县令,位居七品,现在升为鹰扬将军,官居五品,只比邓羌四品低上两阶。一下子连升几级,怎能不让他喜出望外。
圆了从军的愿望,吕光一刻也不想再等,他想立刻投身军营,向王猛道谢后,便直奔军营报到去了。
骁勇军紧张有序的训练着,而占据着冀州、并州的张平也并没有闲着,他也开始动作起来,于边境各地开始修建壁垒。
张平一开始动工,消息自然而然的传到了秦国。苻坚当然不会再以为张平这么做是无缘无故的,他立即反应过来王猛前些日子传来的消息即将变得天下皆知。等张平的壁垒修建完毕,他就不会再甘心臣服于秦国。
可是现在还不是与张平对战的时候,自己的常胜军还在日夜训练,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状态。
而且自己继位才不到两月,根基不稳,百姓还在苻生暴政的阴影下生存,一旦出了战事,可能国中倒先出了乱子,这并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先在既要加紧训练军队,争取在张平明目张胆开始叛秦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又要稳定后方,让百姓能够依附自己,信任自己,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放心的前往平叛。
而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官员的心都给笼络过来,让他们愿意为自己出力。只有官吏任用得当,才能让百姓逐渐感受到朝廷的教化,愿意为国出力。可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现在正是两方争夺时间的战争。
为了应对张平做出的一系列动作,苻坚将以前跟随姚襄的参军权翼和薛赞分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和中书侍郎,与王猛一起掌管国家机密。
当年姚襄与张平交战后又结为兄弟,两军之间应该都彼此有些了解,让权翼和薛赞来出谋划策,正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是不知道两人能不能真的用心效命。
王猛知道苻坚在为如何让朝中官员效力而烦恼,向他提出建议道:“故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
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尚书令辛牢皆是国之勋旧,遇越王残暴,无罪被戮,诚伤众心,愿陛下旌节义,继绝世,以收众心。”
于是苻坚宣诏追复鱼遵、雷弱儿、毛贵、王堕、梁楞、梁安、段纯、辛牢等本官,再以礼改葬,并将他们的子孙都随才擢授,任以官职。
那些本来与他们有关系的官员对苻坚这一举动十分感动,这无异于变相的肯定他们的门生,一个个都像是得到了新生一样,磨刀霍霍,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