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张平叛秦选练士卒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70 字 8个月前

如今王猛府上因为有了李化,有些时候消息甚至比大秦的中枢机关都要灵通。已经许久没有见到的鸽子再一次落入王府院中,这预示着可能又将有大事发生。

王猛在家清闲了十余日,每日和妻儿共享天伦之乐,虽说也心情愉悦,但是总感觉有一点失落。这中书侍郎虽然名义上是掌管国家机密,但是在没有事的时候,与闲职也没什么两样,王猛每日面对的都是一样的公文,感觉自己似乎还不如做个县令来得实在。

看到李化养的鸽子飞往后院,王猛心中一动,当即放下怀中的王皮。对张玉、静姝说道:“你们先陪孩子玩,我去后院看看可有什么情况。”说完便匆匆向后院走去。

李化看到王猛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小张绢布,也走过去笑着说道:“刚想去寻师弟,师弟自己就来了,你来看看。”说着将手里的绢布递给王猛。

王猛拿过绢布,只见上面写着:“大将军冀州牧张平遣使向晋国请降,被拜为并州刺史。”

只寥寥几字,却把王猛的神情变得满是忧愁。这冀州由于中原几次大乱,现在已经被划分为几个区域,靠东被燕国占据一部分,靠南又被晋国占据一部分,而西边的这一区域,虽说名义上是属于秦所管辖,却实际上是在割据并州的张平掌控中。

王猛虽然长期在长安任职,但是对张平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了解。这张平本是已经灭亡的赵国的并州刺史,后来因为冉闵灭掉赵国,张平没了依靠,又不是冉闵的对手,为了生存,他选择了投靠秦国,并力抵抗冉闵。

可是后来等到冉闵被燕国擒获之后,张平又要面对势力更加强大的燕国。几经比较,他认为现在自己实力弱小,既不能与秦国对抗,又无法与正强盛的燕国对抗,便暗中遣使降燕。

虽然他自以为行事机密,无人知晓,可终究这个消息还是传到了王猛的耳中。后来姚襄帅兵攻袭秦国之时,张平与之交战,姚襄被张平大败后,竟然相约罢兵,并结拜为异姓兄弟。

当时由于还是苻生当政,王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只是以为张平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盟友而已。而且自己当时虽然在吕婆楼的别院居住,但

终究并没有真正为秦国效力,也就不放在心上。

而现在张平竟然又派人向晋室请降,这不明摆着是想得到正统的肯定,以冀州、并州之众割据中原,以争天下么!这时王猛才注意到张平经过几年的准备,可能即将叛秦,又起战事!

王猛对李化说道:“师兄,多亏有你养这些鸽子,还有那些散布在各地的师兄弟们。这次的消息可是十分重要,若能处理得当,或可避免生灵涂炭。小弟真不知该如何感谢师兄了”

李化道:“师尊当年让我与师弟一同下山,就是为了让费心建立起来的通讯网能够用于天下。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若真能为苍生做点事,又何用言谢呢。”

王猛道:“师兄说的是,这事发突然,可能消息还没传过来,国中重臣皆不知晓。现在小弟要前去找李威李大人商议一下如何应对,先出门了,晚饭就不用等我了。”说着转身离开。

王猛来到李威府门前,由家丁通报后,李威亲自出门迎接。见到王猛,李威笑道:“景略老弟,多日不见,稀客,稀客,快里面请。”

听李威说完,王猛才想起在长安多年,这还

是第一次进入李威的府邸,倒真算是稀客了。王猛也不说什么,笑脸相迎,跟着李威进入府里。

李威将王猛带到客室坐定,不等王猛说话,便开口问道:“景略此时登门造访,想必是有要事。为兄又见贤弟眉宇间似乎有些忧愁,不知是为何事烦忧。”

王猛见问,回道:“不出李公所料,此次正是有要事与李公商议,李公请看。”说着将那块绢布递给了李威。

李威接过来看了之后,不禁也露出了一丝担忧之色,不过转眼似乎便消失了。将绢布放在左手边桌上,问道:“不知景略这消息是从何处得来的?是否可靠?”

王猛被这一问,突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这消息来源是否可靠自己倒是毫不怀疑,毕竟在华山多年,他早已经对李化传来消息的真实性有了了解。可是现在李威却对各中情形不甚了解,怎能让他也相信消息的真实性呢!

王猛沉默一会儿,终于开口道:“这消息是由在下师兄传来,以往消息从未出过差错,想来这次也应当是可靠的。”

这话说得实在是不怎么能让人信服,一般的小事也许还没有什么,但是这偏偏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怎么能就凭一张绢布,十几个字,就能判定一个大将军谋反呢。

李威说道:“就为兄个人而言,自然是愿意相信贤弟的,只是为兄相信,朝中大臣和陛下未必就会相信。这事还得要有确实的证据才是。贤弟也知道,陛下立志要做明君圣主,怎能因这几个字就滥行杀戮呢?”

王猛闻言,思考一会儿,说道:“李公所言虽然在理,但若能掌握先机,做好准备,就算张平谋反,也可使祸患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