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刚任侍郎又转县令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10 字 8个月前

大约在申时三刻左右,传旨太监来到中书省,找到王猛,递给他一份回呈。

王猛当即打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卿所上三章已阅,朕心甚慰,卿所见切中时弊,但不便付诸实施。卿可具陈实施条款,再拟章呈上!又,卿欲至嵩山接亲,朕实难放心,已令禁卫二十人到府上相候,卿可遣往嵩山,必可万无一失!”

王猛看到苻坚也是一心励精图治,心中甚是激动,心喜自己得遇明主。又见苻坚对自己如此重视,亲自派禁卫给自己差遣,只是为了去接自己的家眷,这心里抑制不住对苻坚的感激之情!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竭尽所能去辅佐苻坚,成就一番伟业!

王猛看完,见那传旨太监还没走,便走进说道:“还请公公回复陛下,王猛明日便可将奏章呈上。”

“这个王侍郎放心,小的一定传到。”说完便转身向外走去。

王猛心想那二十多个禁卫士兵如今可能已经到了自己住处,如今还是要先去给他们指明方位,才

能让他们顺利接到自己的妻儿,这事情还是快办快好,免得拖久了倒还让人更加担忧!

从中书省回到家中,王猛果然见到院里有两列兵丁,见到自己,都恭敬的道一声:“见过侍郎大人!”

“各位都不用客气,待我进房画一张地图,再修书一封,到时到了嵩山也可少些麻烦!还请各位稍后,片刻便来。”说完,王猛便走进屋去了。

王猛进屋没多久,便见他手里拿着一张羊皮卷和一封书信从里面出来,交与他们道:“这地图是画的嵩山周围道路,到时你们到了嵩山,依此图便可寻到我的家人,到时把这信交给一个叫静姝的,他们便会随你们来的!”

刚刚交代完,这时李化从屋里出来道:“让为兄和他们一同前去吧,我与静姝相熟,到时也省些麻烦。而且为兄善于伪装,到时装作商旅行事也要方便许多。”

“如此甚好,有劳师兄了!”王猛对着李化施礼道。

“还望诸位到时听我师兄节制,在下的家眷就拜托各位了!”王猛又对众禁卫士兵道。

“一切听王侍郎和这位大人吩咐!”众人齐声道。

李化对众人拱手道:“鄙姓李,无官无职,当不得‘大人’之称,众位还是以兄弟相称的好。今日天色已晚,不宜赶路,还请众位今日各自回家收拾行李,明日长安城门一同聚齐出发!”

众人齐声道:“诺。”然后便依次的退出了院子。

如今既然已经安排妥当,有李化帮忙,王猛也不再担心,便回到房中开始写那具体实施的奏章了!

次日,朝堂之上,苻坚高坐堂上,看着堂下的群臣。许多都是闷着头不说话,而且还没什么政绩的平庸官吏,看来当真是冗官成群,是得好好整治一番了,可是自己如今却还没有个好法子。

左思右想,没什么头绪,苻坚突然想起了一早王猛递上来的奏章自己还没来得及看,不知道他给自己出了些什么主意。于是便将奏章拿起来快速的看了一遍,对王猛提出的办法在心里不知是赞扬了多少遍。

理清头绪,苻坚对着群臣正色说道:“朕为

东海王时,深觉官吏多有不称职者,然当是之时朕不得左右时局,以致国家受累至今!”见众臣没什么反应,像是以为自己在发恼骚一般,心中不免有些气愤!

苻坚又道:“为整肃吏治,朕将用中书侍郎王猛之建议,逐步清除庸官、恶吏,还百姓以清平!”

见众臣都等着听王猛到底建议了些什么,苻坚道:“自今以后,凡地方所举荐之孝悌、廉直、文学、政事各类人才,均先报吏部。吏部再派出官员对被举荐者一一加以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录用,并对举荐人加以适当之奖赏。”

说道这里,群臣心里都觉得王猛这小子还不错,还知道给人谋些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