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中原大乱冉闵建魏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63 字 8个月前

冉闵得入凤阳门,帅众强攻孙伏都等,先后三战,终于诛杀孙伏都众人!而战后宫墙之内,自凤阳至琨华,横尸相枕,流血成渠。

冉闵鉴于孙伏都等帅羯族士众反叛,而羯人勇悍,又多习武,恐遗为后患,于是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

胡人闻令,以为将被戮于当政者,于是帅众斩关、逾城而出,数日之间,曾不间断,四处起兵者,不可胜数!

冉闵诛孙伏都等之后,执石鉴,使尚书王简、少府王郁帅众数千幽禁石鉴于御龙观,每到用食之时,则令兵悬食以送之!于是国中之政,尽由冉闵专之!

冉闵下令城中言:“近日孙、刘构逆,支党伏诛,良善一无预也。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邺都周围百

里内的汉人悉数入城,以奉冉闵,而胡、羯争相离去者拥堵于城门之前,以致于填门,众难出入!

自令下,冉闵见胡、羯争相离去,知其不能为己用!又念当年羯、胡入中原之时,以汉人为食,欲为汉人报仇而得人望,于是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

自令下后,一日之中,邺中胡、羯被斩首者数万。见赵之汉人欲诛羯、胡者甚众,于是冉闵亲帅赵汉人以诛胡、羯,无论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馀万,尸体遍布邺城之外,为野犬豺狼所食者太半!

见邺都诛羯、胡而得人,于是冉闵致书屯戍四方之汉人将帅,命其诛境内羯、胡以报国!有滥权邀功者,每以面容奇特者为胡,以致高鼻多须滥死者半!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春,正月,赵大将军冉闵想要灭掉石氏之后,托以谶文有“继赵李”,更国号曰卫,易姓李氏,大赦,改元青龙。

赵国大臣见冉闵残暴,数日间所杀之人比于羯、胡,以为其势必不能久。于是太宰赵庶、太尉张举、中军将军张春、光禄大夫石岳、抚军石宁、武卫

将军张季及公侯、卿、校、龙腾等万馀人,出逃襄国,汝阴王石琨逃往冀州。

抚军将军张沈据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将军段勤据黎阳,宁南将军杨群据桑壁,刘国据阳城,段龛据陈留,姚弋仲据滠头,蒲洪据枋头,众各数万,皆不附于冉闵。

汝阴王石琨及张举、王朗帅众七万伐鄴,大将军冉闵帅骑千馀与战于城北;当是之时,众寡难敌,于是冉闵操两刃矛,亲犯贼锋,数摧折之,以示士卒以必胜,如此三遭,贼兵皆披靡,众将士皆以为复见项羽,争相愿从!

于是冉闵帅众驰骑击之,所向摧陷,斩首三千余级!石琨帐下士兵士气低迷,争相逃散之人,以致于数万,琨等见败势已定,遂帅余军归去。冉闵乘胜又与李农帅骑三万讨张贺度于石渎,而又遇邺中有事,还军!

冉闵得胜还朝,诛杀石鉴及石虎诸孙,尽灭石氏!

司徒申钟等上尊号于冉闵,冉闵推辞道:“吾属故晋人也,今晋室犹存,请与诸君分割州郡,各称牧、守、公、侯,奉表迎晋天子还都洛阳,何如?

尚书胡睦进言道:“陛下圣德应天,宜登在位,晋氏衰微,远窜江表,岂能总驭英雄,混壹四海乎!”

冉闵道:“胡尚书之言,可谓识机知命矣。”

于是冉闵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兴,国号大魏。

ps:总有人说冉闵是存活汉人的英雄,在作者看来,亦不过是政治家之手段罢了!写这一章的时候,总会让人感觉太过血腥,所以写得很有些不忍,细节描写比较少,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多的不说,还是求收藏!求订阅!求评论(我好在后续章节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