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自古艰难唯一死!

变明 白马赵子龙 2374 字 7个月前

明军,督臣行辕。

没错,这就是杨山芦他们商量后,主动发起的进攻!

把时间往前推一天,就在崇祯皇帝被掠走的当晚,开始其他人还没有发觉,可是等到整整过了一个时辰,发现皇帝的御帐里没有任何动静,再加上外面值守的两名锦衣卫高手也不见了踪影,这才有人起了疑心,然后等到再一检查,这才赫然发现,皇帝居然不见了!

(包括这个时候,那个小太监还非常尽职的守在门口呢,不得不说王德化的权力之大)

然后这可把那些锦衣卫什么的给吓了一大跳!然后再经过排查,发现连大太监王德化也不见了!然后他们才感觉事情不妙,再把这件事情告知了行营诸位大将之后,不得不说,众人全乱了!

我靠,这可如何是好!好端端的御驾亲征,结果居然把皇帝给征没了!而且现在看来,很可能是被清军所劫持了!而这样的结果,弄不好回去每个人都得杀头啊!

甚至在得知这样的事情之后,连一向沉稳的行营督师洪承畴,都是方寸大乱的…

他身为整个大军的督师,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可是现在呢?居然就把皇帝给弄丢了?然后再想想这个可怕的后果,洪承畴都是感觉日月无光啊…看来不仅封侯拜相没有希望了,就是肩膀上吃饭的家伙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了!

而这个其中,也就是杨山芦和老将杨国柱等少数几人,还没有乱掉(毕竟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自乱阵脚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他们在经过短暂的商量之后,马上就做出决定,既然如此,即刻发动进攻!不管怎么说,先把狗鞑子的部署给打乱再说!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

毕竟只有鞑子乱了,他们才有希望!而且除此之外,杨山芦自个清楚,他还是有其他手段的(可以救出崇祯)。

当然杨山芦也非常自责,老实说作为熟知历史的他来说,对于日后哪些人会叛变,气节有亏,还是大致知道的,可是他最近因为忙于军事,还是疏忽了,并且也没有想到,这个历史中没有投靠鞑虏记录的王德化,居然也会叛变的!

当然,客观的说就算是杨山芦想提访他,没有确凿的证据,还是比较难办的,难道你还能派人暗中监视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有什么异心呢?

包括在之前,杨山芦其实也隐晦的提醒过崇祯,王德化此人品行不端,不可重用(只可惜崇祯没听,然后杨山芦又不能把还没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当然就算这样,杨山芦还是有方法补救的。

当然,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发制人!打乱狗鞑子的部署!不然的话,如果被狗鞑子非常从容的理清了事情脉络,然后向他们提出各种条件,他们倒底答不答应?

就拿最简单的来说,到时候狗鞑子以崇祯的性命威胁,问他们要钱要粮,他们到底答不答应?

答应的话那是资敌,可是不答应的话,如果以后崇祯活着回来了,想起这件事情后,和他们秋后算账怎么办?你们居然敢不把朕的性命放在眼里?

所以说不管怎么做,都是麻烦事,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把狗鞑子的部署打乱了再说!

再说这个时候,皇太极已经押着崇祯皇帝,来到了两军阵前。

而这时的清军,早已经顶不住了,正在节节败退中!当然这也是很明显的,现在的清军,一共只有六万人,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老弱病残,却要对抗12万精锐明军,那里还顶得住呢?

不过不得不说,皇太极还是很善于造势的,他刚刚来到阵地上,就让手下人去告诉全体清军,我军刚刚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胜利…都把明国的皇帝给抓住了!这样来鼓舞士气的!

甚至皇太极不仅鼓舞手下清军士气,连他自己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情绪高涨的!因为他太清楚了,崇祯皇帝对于明军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为皇太极对于大明的风俗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和他们这样的野蛮国家不同,大明崇尚的是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忠君爱国!也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他手中握有这张好牌的话…

包括正在节节败退的清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像被打了鸡血似的,都是止住了颓势,并且士气大涨!高呼万胜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抓住了明国的皇帝,差不多就等同于攻下了明国的京城一样,是个伟大的胜利了!

(如果觉得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就此想象一下,就好像在日后的八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中,我八路军忽然抓到了日/本的天//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