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山西大丰收!

变明 白马赵子龙 2601 字 7个月前

于是就这样,很快两个月的时间又过去了,夏收正式开始了。

并且这次的夏收不仅牵动着整个山西百姓的心,甚至连朝廷都是非常关注的(没办法,在这样大灾年的背景下,各地都是粮食紧张啊),朝廷都特地派出了六名巡查御史,分三队前来山西考察夏收情况。

而之所以如此重视(一般像这样下到地方考察,或者勘验某场军功,只派一个监察御史,而现在派了六个),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这次考察的结果,是决定杨山芦治理山西是否成功,提供最直观的数据,也就是盖棺定论!

或者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或者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

如果考察下来的结果是不成功,那么被损害了利益的众多山西权贵们,就可以趁机大放厥词,大肆攻击杨山芦了,当然如果成功的话,那他们就可以闭嘴了,所以这次的考察非常重要(也就是类似后世的那种调查组)

至于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我中华民族,在这个小冰河时期里,实在是多灾多难啊…也就是各种怪异天气频发!

就以苏杭这种最富庶的地方举例,崇祯十三年五月,苏、松、湖等府突发倾盆大雨,昼夜不停!水势骤发,不分堤岸,屋宇倾倒。这种暴雨成灾,田里的收成也就可以想象了(庄稼全部淹死,导致粮价暴涨,斗米至银七八钱,民食草木根皮俱尽啊)

然后崇祯十四年四月,同样是苏杭,却又大旱不雨,飞蝗蔽天,结果又是粮食绝收,米价暴涨,流丐满道啊…乃至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味(写到这里都快要哭了)。

所以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这种鱼米之乡,都是这幅惨象了,大明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是整个山西能够获得大丰收的话(山西原本是一个需要进口粮食的省份),这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来说,都能带来多大的帮助啊…

所以这次的山西夏收,牵动着各方面的心!

李应明和钱守廉是这次朝廷派出的巡查御史之一,两人身为一队进行巡查,其中钱守廉不仅是其

中的领队,他还是一个东林党人。

所以在这次至关重要的调查之中,他们就已经确定了路线,第一站先到距离京师较近的灵丘县,然后考察完毕之后再到代县,因为代县的县令就是一个东林党人(当初应杨山芦之邀而派来的),所以考查起来更加方便。

这样定好巡查路线之后,他们两人就带着几名随行的书吏属员,还有数名亲信家丁,就这样开始了巡查之旅。

而等到他们刚刚进入灵丘地界之后,就是感觉眼前一亮…要知道他们是从京师来到山西地界的,可是从京师过来的这段路上,所见所闻实在是令他们不愿意多想的…

反正经常可以看见饿毙的饥民,经常可以看见路边的尸骨,田野里也是枯萎一片,了无生机(老天爷不给力啊),可是等到进入了山西地界,却是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就拿他们所到的灵丘县来说,视野所及之处,全都是一片片金色的麦浪!甚至那种金色的麦浪都是远到天际的!包括在田地中,更有无数的农民正在拼命收割麦子的,而且看他们干劲十足,脸上带着笑

容的样子,实在是让他们不敢相信…这简直就堪比世外桃源了呀!

(因为如果是佃户在干活的话,没有人会这么高兴的…收获后的七成到八成要交上去,谁又会这么高兴呢?)

虽然现在的东林党人几乎已经和杨山芦结盟,不过钱守廉干事还是非常认真的(他知道这次考察将对朝廷以后的政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看过之后,他不仅派出随行的属员,下到田间地头实地检验收成,甚至他还亲自下到田间地头,去和这些农民们攀谈。

而等到他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果然是令他击掌赞叹…因为这就和之前听说过的一样,这些老百姓居然全都是自耕农,他们正在耕耘的土地,全是他们自己的!包括收割下来的麦子也全是他们自己的,所以还能不卖力吗?

他这样就呆了一天,然后到了下午,他派出去的那些属员,也全都是回来禀报了,只是这些属员的脸上,也全都是掩饰不住的震惊之色:“大人,太厉害了呀!根据统计上来的数据,平均亩产高达七斗啊!”

“什么?有没有搞错啊?居然有七斗?(约130斤)”虽然钱守廉平时不接触农桑,可是在这里呆上大半天之后,也知道产量肯定不低,可是现在听到这个实际数字之后,还是被吓了一大跳啊!

而看见被钱守廉质疑,那些属员就不干了,虽然他们也同样非常震惊的:“没错呢大人,真真切切的是七斗的亩产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