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崇祯自觉还是手下留情的,真要是事实确凿,诛他三族就好了,并且除此之外,崇祯还有一道旨意…既然卢象升身受重创,不能视事,行营不能没有领头的,所以就重新派了一员大臣过来,出任监军,也就是暂代督师之职。
并且这个人还是杨山芦非常熟悉的…那就是
他的老爹,当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出任行营监军,统辖大军,乃至日后和关宁军兵合一处后,依然以他为首。
其实如今朝廷缺乏干才,本来崇祯皇帝是舍不得让杨嗣昌外放的,不过这次却是杨嗣昌自己强烈要求的…
而杨嗣昌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几天前他接到了杨山芦的飞鸽传书,委婉的告诉了他那个天大的机遇之后,杨嗣昌顿时兴奋了,觉得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的!重现前代先贤于谦的伟业!所以就是自告奋勇的请君独断了。
而行营众将呢,接到这个消息都是非常开心的,毕竟杨嗣昌的名气,还真不是盖的!(早在崇祯四年,杨嗣昌就曾以右佥都御史衔,提督山海关军务,直到今天山海关显功祠内依然留有杨嗣昌的塑像,表彰他防御鞑虏有功)
而作为杨山芦呢,接到这个消息之后那就更高兴了…自己的老爹来做监军,成功的把握那就更加大了!这就是老天爷都要灭亡鞑虏啊!
而他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多尔衮这一路清军可能做出的反应,不过按照杨山芦的计划,同样
会有应对之策,不会让他们给北路清军以任何帮助的,所以说,胜利的号角,已经可以吹响!鞑虏灭亡的丧钟,已经可以期待!
五天后,当行营大军一路前行,赶到了沧州地界之后,也终于和前来上任的杨嗣昌部汇合了。
并且杨嗣昌这次过来,还是和宣旨的太监一起过来的,甚至这次宣旨的太监规格都是非常高的…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亲自前来宣旨,可见崇祯皇帝对于此次宣旨的重视!
而等到行营众将得到消息之后,都是原地驻扎,一起出来迎接的,包括依然卧床不起的卢象升,都是挣扎着下地,前来跪迎圣旨。
不过等到王德化赶到之后,看来他早就得到过崇祯的亲自嘱咐,所以在宣旨之前,就特地声明这是皇上特意嘱咐的…卢象升卢爱卿只要坐着听候宣旨即可,不必遵照繁文缛节。
这种皇恩浩荡,让卢象升都是非常感动的,也更加坚定了他决死报国的信念。
而且这次宣旨的场面也是非常宏大,王德化都是让卢象升召集全军一起听宣,并且还专门找了几
十个军中的大嗓门,到时候他念一句,这些大嗓门来复述一句,好让全军将士都能听到圣旨伦音的!
毕竟对普通的军士来说,恐怕一辈子都不一定有这样一次聆听圣旨的机会!包括这次圣旨的内容,也是比较大气,从而可以更好地让全军将士感受到皇恩浩荡,进一步激励士气的。
按照程序来说,宣旨太监代表的是皇权,所以从步骤上,第一步是宣旨,之后才是为杨嗣昌接风洗尘的,所以等到现场布置完毕,摆上香案,点上檀香之后,王德化这才正式登场。
他先是从随行的七八名锦衣卫手中,取过一个黄绸包裹的锦匣,,然后小心取出以黄绫封套的圣旨,,酝酿了一番情绪之后,才开始大声宣读起来…而他读的第一条就是杨嗣昌的任命状,毕竟以杨嗣昌的身份地位,理应放在圣旨开头宣读。
而具体来说,也就是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出任此次行营监军,而且考虑到卢象升的身体康复进度,没有两三个月是不行的,所以实际上,监军之职已经是整个行营的掌舵人。
对此行营众将当然是没意见的,一来以杨嗣昌的才干,在整个明末都是首屈一指的,再加上这位
还是镇国将军的老爹,这种关系摆在这里,还有谁会反对吗?
而等到念完这第一条之后,接下来王德化念到的就是具体封赏了…也就是和行营众将息息相关的,所以现场十几员将领,一个个都是竖起耳朵听着…
而王德化这个阉臣呢,不知为何他也是非常兴奋,念得非常铿锵有力的,只听见他略显尖锐的声音在整个营地上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山东行营督师卢象升,勇于国事,不幸负伤,特赐御制十全大补丸一副,以安心养病,并赐金厢犀束带,织金胸背麒麟圆领各一,玉珊瑚一对,以示恩赏!”
(因为崇祯知道卢象升清廉过人,所以这次没有赏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