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诗目光灼灼,一把扯下了红布。这是一个兽甲,大半身子俱全,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鼻子处的尖角,特别像现代世界的犀牛。
绿头翁也围着龙骨转,“应该是灵犀,这玩意可难寻呢!啧啧,不容易。”
可以做很多很多的金疮药了。
百草诗看了南槊的价单,在此之前,绿头翁也看过,价格不菲。支付了龙骨,医馆和饭馆,都有些紧张了。不过金疮药一旦制出来,就能缓解。
百草诗犹自端详着龙骨,凑近了看,发现其中一片大的骨面上刻有文字,还有图案,依稀可以看出画中有人,有牲畜,仪仗队甚为浩大。“师傅你看,我们不是买到了甲骨文吧?”
绿头翁第一次听到“甲骨文”这个说法,仔细回味,贴切。“甲骨文什么的我不懂,我只知道,这要是全部制成金疮药,顶你的医馆开张三年。”
百草诗犹豫了。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文物啊,要送去国家博物馆的。可是她也确实需要龙骨,南槊那边也支付了不菲的费用,都需要结算。
百草诗当即吩咐百小树,“小树,你去一趟书院,请你姐夫回来,看看他识不识得上面的文字。”
历史应该被真实的记载,这是百草诗的底线。
百小树答应了一声,准备出门,南槊喊住了他:“小树兄弟,等一会,咱们一起呗。”他很久没见铁岚歆,颇为想念。说这话的时候,铁汉脸上难得见了几分红。“对了百姑娘,我们在黑市买龙骨是在码头交易的。当时,另一个船上,有些盐洒了出来。哦,这样的船只还不少。装盐的船,吃水很深。”
盐?
这是多少盐,才会令船吃水很深?
盐属于大宗物品,更关系到民生。
百草诗想到了近日在全聚坊听到的消息,朝廷在查贡郡私盐的案子。这个时候,宛州涌入了大批盐,这意味着什么?
历史书中,有过商人囤积居奇、物价飞涨的例子,但那离百草诗的生活,非常遥远。
不管怎样,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