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羽伸出手指,在她的额头试了试温度,没发热就好。“那我陪你说会话,好不好?”
“好,说说你在书院上过的课,发生的事。”
“书院的课,你未必感兴趣。”
“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感兴趣呢。”如果折羽必将走上那条路,政治小白又大条的百草诗,愿意从现在就学起。
其实,关于折羽上课的事,也在书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书院考试考的是六艺,但学风相对开明,所学驳杂,并不仅限于经史子集,有时甚至还有史学、策论课程。主要针对历朝时事进行讨论,案例生动鲜明,令人受益匪浅。
丁末班都是世家子弟,这方面的课程自然不可少。
折羽开口了:“我在书院的第一堂课,是策论课,讲学的是个年过不惑的章夫子,他提出了一道很有意思的题。说大周天元十五年冬,天元皇帝四十五寿辰,举国献礼。当时,镇守北境边关鞑靼王庭的威远大将军,知晓皇帝喜欢海东青,便令人寻了鞑靼的海东青,不远千里遣人送来给六皇子,希望自己的主子六皇子以此敬献皇帝,讨得欢心。章夫子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六皇子的智囊团,当如何应对此事?”
折羽看着百草诗,她歪着小脑瓜,眉头拧成了一团。
“我,说不上来,直觉这里面有诡异!”
折羽淡淡笑了笑,“当时满堂沉默了一炷香,我猜那些世家子弟直接被问懵了。颍州才子陆怀高声喊道,‘嘉奖威远大将军,忠心为主。’”
百草诗依旧皱眉,这个做法未免太露骨了些,夫子的问题不至于如此简单。
“说起来,我倒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人,当朝武烈将军小妾生的次子,叫夏衡,他的答案是‘杀了海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