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的时间,变的不仅是温晓光本身亦或者微拓科技的格局,实际上旁人对他温晓光的看法也变了,不论是离的近的陆勤、皇甫,他们都把他当做是一个手握权柄的商界巨头,还是离的远的吃瓜群众,不会有什么人觉得他还是当初那个创业者。
在人们看来,也许他只是到了东哥的程度,但绝不是ofo戴维这样的伙子了。
鹅厂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倾尽全力,抄袭的路还在继续,有些不在乎细节的用户的确是被抢走了,但微信本身已形成一个成熟的关系链,他们想打破却也难上加难。
新兴势力的崛起在各个角度重塑他能触摸到的角落,到家庭,大到商界。
家庭,温家,也因为温晓光开始变成一个特定的词了,人们一就知道不是别家,指的是温晓光、温晓晓姐弟俩。
拥有私人医院、多处豪宅的温晓晓已经入选30岁以下身价过亿的年轻女富豪榜单,温晓光家族这个词也开始有人提。
可惜,姓温的只有他们两个了。
他们有两位姑姑,却没有叔叔伯伯,因为温爸爸是独子。
温爷爷有个二哥,温晓光应该叫二爷爷,那边还有两个儿子,年纪么比温爸爸还要大,这两人各生一对儿女,但人家那支好一些,早早的就在温爸爸这一代腾笼换鸟到羡州市上面的地级市混去了。
本来就二代堂兄弟,加上温晓光这边连父母都去世了,所以就有些疏远了。但据那二爷爷八十多,活的。
至少没叫他们奔过丧。
其实前些年的时候特别流行出国,江南有点经济条件的家庭,几乎都喜欢将子女往国外的大学送,偶尔走动几次他们也都没见着平辈儿的堂哥堂姐,温爸一问大哥二哥儿子女儿没回来啊?
喔,儿子在加拿大读书呢!
女儿跑到美国定居了!
出来,都是一脸的神气。嘿,国外的空气甜呀。
那会儿温晓光不懂事,温晓晓挺难受的,温爸更难受,听人家这么回头一瞧自己这对儿女,真够心酸的。
去一次难受一次,就不想去了,再往下一代,人家更不关注温晓晓、温晓光,这年头年轻人多有个性,什么亲戚,一点儿都不熟坐在一起尴尬都要尴尬死。
按照道理,温晓光姐弟俩应该管他们父亲的两位堂哥叫堂伯父,不过地方习俗一般不这么喊,而是喊作大爷和二大爷。
温晓光的个如话一般人也拿不到,但是他们和那两位姑姑也都算作堂兄妹,绕来绕去倒也都能寻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