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江东霸业大结局(下)

乃令唐姬起舞,唐姬举袖而歌。歌毕,弘农王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遂喝毒酒而死,时年十五岁。

在我的小说中进行了魔改,让他没有被毒死,而是存活了下来,而救他的人自然也是荀彧。

接下来就要说核心人物荀彧了,

荀彧一直就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扶持曹操披荆斩棘,但是看到曹操压制汉室,却又痛心疾首,我在文中也表现出了这股矛盾和无助。我在这里想要分析下的是荀彧究竟是怎么死的。

荀彧的死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荀彧的本传上的记载只有三个字:“以忧薨”,薨就是去世了,也就是忧郁而死,忧郁而死,郁闷而死,这是正史上的说法。

那么郁闷的原因自然也只能是曹操和汉室的问题。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的说法是,说是曹操送了一个食盒,就是装食品的盒子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空的,空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没有什么作用了,去死吧。于是荀彧自杀了。

那么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史书记载的两种说法,哪一种是真实的呢?

荀彧是曹操阵营中最重要的谋士,曹操一直把荀彧视作自己的“张良”,而荀彧也确实没有辜负曹操对自己的期望,为曹操出谋划策,竭尽全力。但是后来两人确实闹翻了,荀彧最终忧郁而死,那么荀彧是因为什么和曹操翻脸的呢?曾经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走到这一地步呢?

我认为是政见分歧。人们都说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就像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一样,其实这个说法是可以讨论一下的。就是关于谋士的这个定义,历史

上的那些谋士一般的说,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是为他们的主人、君主服务,君主要做什么,他来出谋划策,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谋士。就像现在的律师一样,律师干什么的?为当事人服务,当事人要打官司,我帮你打赢,这是我做律师的职业道德,至于你这个官司是谁我是不管的,所以也有律师替黑社会辩护嘛,也有这样的律师,作为律师来说它作为一种职业来说也无可指责,要讲清楚,无可指责。

谋士,他为他的君主出谋划策,不管这个君主做好事、做坏事他都出谋划策,就他职业而言也无可指责。但是在谋士和律师当中有一些人,极少数的一些人,他们是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底线的。在刘备那边就是诸葛亮,在曹操这边就是荀彧,他们两个人是高于一般谋士之上的,有理想的人。、

我们看荀彧当时给曹操提出的三大纲领:奉主上、秉

至公、扶弘义,这三大纲领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的都是必须坚守道德和正义,都强调这个。所以荀彧的三大纲领它不是策略,不是谋略,是理想,是纲领,说到底就是要维护汉室,维护大汉王朝。这里也证明了荀彧他是真心拥护汉室。而且荀彧对曹操寄予厚望,他认为曹操有这个能力。曹操也有这个理想,因为董卓之乱的时候是曹操首倡义兵,关东联军的时候只有曹操和孙坚去打董卓,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乱世英雄,荀彧的理想就是辅佐这样一位英雄把国家重新平定下来,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彧的理想。��擒鲝�挥邢氲饺耸腔岜涞模�孀挪懿俚墓�驮嚼丛酱螅��娜�σ苍嚼丛酱螅凰孀潘�娜�u嚼丛酱螅��囊靶囊苍嚼丛酱蟆5搅怂�鲂囊�馕汗�13ㄎ汗�氖焙颍��紊霞��舾械能鲝�砩弦馐兜轿侍獾难现匦裕��衔�飧鍪焙虿懿俸突实鄣墓叵到�5��镜�

变化,因为他一旦封了魏公,他就要建立一个独立公国,这个独立公国和大汉王朝的关系将是国与国的关系,它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了,它是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跟皇帝是公爵与皇帝的关系。当然这里头还有一点微妙的地方,就是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宗主国,这个魏公国是这个宗主国册封的邦国,但是和郡县与中央的关系大不一样了。

这个搞来搞去搞得不好它就会发生变化,因为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个空架子,什么都没有,曹操举手之劳就能把大汉王朝灭了,所以荀彧是不能接受的。在这样一种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他就面临着自己命运和道路的选择,怎么办?但是无可选择。他怎么呢?他现在发现曹操不是他能寄予厚望的人了。

那么谁是?刘备是?就算刘备是,他能投奔刘备吗?他这个时候还能投奔刘备吗?不能。那么跟着曹操继

续干,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走向自己愿望的对立面,他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跟自己做对。他现在是不能帮曹操也不能不帮曹操,既不能背叛曹操又不能不背叛曹操,所以我称之为进退失据,而且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我们可以想象到荀彧这个时候的内心是非常的痛苦,因为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世界上没有比理想的破灭更让他痛苦的事情了,所以不管他是忧郁而死,还是服毒自杀,他死前一定是非常的痛苦。

一个理想者的理想破灭,这注定是痛苦的,因为一切都结束了,他帮着打造出了曹魏的地基,但是曹魏最后却对着大汉发出了致命一击,理想死了,荀彧的心也死了。

在我的小说中荀彧最后也是心灰意冷,本来准备什么都不关心了,直到孙策进攻过来,他开城门,知道一

切都结束了。然后他又去找曹操,跟曹操解释了自己为何开城门,最后退隐。

这就是我给荀彧设置的结局,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好的结局。他的退隐也预示着汉朝彻底的磨灭,以后就是孙策的新时代(小说中)。

第二十三,河北势力袁家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的诗文,自离寒假都是对袁绍的可惜,这么厉害的人,怎么就被曹操打翻了?我们就来说一说袁绍,这里就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厉害的人就这么覆灭了?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

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姐姐。但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如果分析袁绍的人生,比他那个兄弟袁术要意气风发的多,除了身世差了一点,为什么会说身世?因为袁绍的母亲只是一个婢女。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可以说袁绍和曹操一样,是含着金汤匙

的,一路高歌猛进。

按照当时惯例,大姓豪族总是凭借在乡里的声望和号召力来召集武装力量,“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由此可见袁绍起势所依仗的两大资源,即家世及人脉,而袁绍也是凭借家族的声望而进入政权中心。袁绍家族四世五公,加之好游侠结交,在汉末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西园八校尉是东汉为镇压黄巾起义军而组成的最强的军事力量,袁绍身居中军校尉,权力仅在上军校尉、宦官小黄门赛硕之下。当宦官被诛以后,袁绍就成了这支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而袁绍之所以能当上西园八校尉的中军校尉,有个重要原因是:“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

而家世和人脉又是相辅相成的,家世的显贵,使其尽

收豪杰,而人脉的广泛又促进了家世的发展,家世及人脉在战争初期影响极大,同时袁氏家族的固有文化也使得公族子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些有利条件使袁绍在战争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最先得到大批士族的拥护。而强大的家族声望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在战争即将发生时,则迅速转变为巨大的政治资本,使袁绍在短短时间内在士人中独居魁首。袁绍集团的产生是借助家族声望而数次为自己造势,逐渐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