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李智的保证

提升新军的火力强度。

然而,就是那么一枚小小的子弹生产技术,专门负责研发的李智,却是搅尽了脑汁,也没最终弄出来。而子弹的结构,和制造方法,段鹏早就提供给了李智,方案都是现成的,并且也有工匠手工制造出来了几百颗样品。然而具体到规模化生产,却是千难万难,有许多工序无法用现有的技术去解决。

段鹏得到了李智最新的报告之后,才发现,自己可能真的低估了子弹的生产难度。不过这次的研究,也并非全无用处,至少子弹的结构和设计思路,李智是吃透了。

新军现在的技术,制造小小的子弹不行,但是如果个头尺寸大了许多的迫击炮弹之类的弹药,李智却信心满满的告诉段鹏,再给他一点时间,他一定能解决规模化制造的问题的。

甚至,由于迫击炮炮弹,不像子弹那么高消耗,如果真的不能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完全用人工手工制造,段鹏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既然李智保证能够

研究出效率更高的规模化生产方法,那么段鹏就只能是让他放手去搞了。

当然,在此过程中,段鹏也专门找了几十个相关方面的工匠人才,让他们手工打造迫击炮炮弹,哪怕一个月只能生产二三十枚,也没什么大问题的,有毕竟比没有要强。

而且迫击炮的曲射弹道,再配合开花弹的技术,正是新军今后一段时期,迫切需要东西。所以,这也是段鹏双管齐下,一方面让工匠手工生产,另一方面也让李智接着研究的原因。

而在此期间,段鹏交由李智研究的灯泡,也已经陆续试制出来了一些。只是新军目前没有生产储电设备的工艺技术,灯泡就算生产出来,也只能用手摇发电方式供电,这种供电需要很多台发电机不说,供电电压也极不稳定,用来照明办公,还不如蜡烛好使。

所以,段鹏相应的,也将蓄电池的原理交给了李智,让他有时间的时候,了解一下。不过,现在李智研究任务很重,他得到了蓄电池的资料之后,只是扔

给了自己带领的团队研究,他本人根本就没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