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的“领地”很大,何必着眼于这一小块地方呢?
前一段时间,郑胜跑遍了这块地方,他发现这里有相当多的土地可以开垦。
除了北、西两个方向上是山、丘陵外,其他的地方都是地面舒缓的平原。
只是这里大多数地方都是荒野而已。地盘是
够的,他只是缺少人手!
郑胜早就为他们选好了居住点。
“领地”的中间区域,一条名叫债水的河流同样自西向东流过。虽然它也是湍水的支流,但这条河可比菊芳溪大多了,它径流量很大,河宽足有数十丈。
而债水之所以体量大,是因为它起源于一个叫万泉山的地方。万泉山,也在他的领地内,在中间西侧边缘的位置。
这座山山势不高,甚至称它叫丘陵都太过高估了。郑胜去过主峰清流峰,只花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山顶。他感觉从山脚到山顶不过两三百米,而且没有危险的高坡。
万泉山实在是座没有气势的山。
但万泉山,号称万泉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只在那边转过两圈,看见的泉眼就不下数十。郑胜估计,上万肯定是吹嘘出来的,但这附近的泉口至少也有数百了。
然后郑胜窃喜,他随手圈出来的这块地盘,实在是个灵气十足的地方,北有菊谷、菊潭、芳菊溪,南有万泉喷涌的泉山。
而这些泉水相互汇聚起来后,向各个方向流淌。向东的,最后都汇聚在了债水河。
不过,这些溪水实在太多,再加上春夏之际,雨水更多,常会泛滥成灾,往往将这里大片的土地淹没。
夏天的时候,在一场暴雨后,郑胜跑去了北溪的北岸,眺望南方,那里确实变成了一片汪洋!
郑胜仔细看过了地图,从北溪往南,明泉溪、北债水,直到最南边南债水,这四条几乎并向从西往东流淌的河流间,是南北长二十里、东西也约有二十里的地方,每年春夏必定泛滥成灾。人们耕种土地当然不会想让自己的劳动成果白白被河水冲走。
他们对抗不了天灾,这里自然成了他们畏惧而不敢去触碰的禁区。
但郑胜决定的迁居点,就在这里。治水而已
,他看过不少治水的故事。只要好好疏通了河水,这里就是最好的田地!
但郑胜提出修渠后,郑汶、王众都举了反对票。
“克吴,你也知道,修建郑国渠,秦人举全国之力十年方成。我们哪有能力修渠?”郑汶苦笑道。
“世子,我们现在能发动的人手,全加起来不过数百人,一个冬天也修不了太长的渠道。虎卫营的亲属,完全可以住在北溪之北,与宋庄比邻而居。让他们住在北溪以南的地方,实在是太危险了!”
宋庄,也就是那个之前离菊水聚最近的村子。
郑胜沉默了片刻,“要不,我们去求助于大王?”
王众想了想,和郑汶对视一眼,“世子,顺阳大王的为人,你最清楚,他会做这件事吗?”
早就明了答案的郑胜摇摇头,“会做这件事
的是他死去的父王,不是他。”郑胜明白,司马畅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修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绝不会去做的。
他那位父王司马骏可是个爱民爱农爱大家的模范王爷,在扶风做了不少利民的大事。但司马畅却是个只为自己利益打算的货色。郑胜简直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司马骏亲生的。父子两个差距怎么能这样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