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郑胜生活在和平的时代,已经失去了郑坦的勇武之气。练武,居然在天天练“逃跑”?
他也听说过郑坦几年前的事迹。郑坦是唐上庸所依仗的先锋猛将,斩西陵大将成舒、俘获夷道牙门将陆质、朱泽,这是郑坦的赫赫战功。
平吴之战,唐彬作为全军的先锋打了最难的
那部分——吴已故大将军陆抗的原属部众驻守的西陵、夷道。
而唐彬手下最能打的就是郑坦,攻克西陵、夷道的战事,唐彬的先锋官郑坦立下了很大的功绩。这也是后来在封赏众将时,作为吴国降卒的郑坦能被破格封为亭侯的缘故。
他父亲之前对他们兄弟几个感慨过,像郑坦这样悍勇的将士,吴国想的是要杀没他的全族,而不去笼络他。吴国如何能不亡呢?
郑坦是悍将。但他的嫡子,马弘书想郑胜大概是被身边的小奴带偏了,还没上战场,就在想着如何保命。
所以,就目前来看,郑胜决不可任之为将。
也许,征辟他作为一员属官,像司马、长史、参事这些,还是很适合的。毕竟是后起的良才,带在身边,好好培养,以后未必不能成器。
郑胜根本没想到,他在打马弘书的主意时,
马弘书也准备把他当后备干部养成了。
马弘书起身,他觉得还要更多地了解一下青竹岭和郑胜。
于是,他又出了门。
来到河边,他发现在昨天射箭的位置又聚起了人群。又有箭试?马弘书快走两步,发现还是昨天位置,四个少年站在靶位上比试着。他看了看这四个人,并没有他昨天看到的宋持、郑乾的那两人。
马弘书又看向箭靶的位置,发现箭靶的位置更靠近了些,并且固定在了冰面上。
他看着那边的靶子,感觉今天的箭靶和昨天的不一样了。没有各种颜色,只是白底和一圈圈的细线黑环。
四个少年朝着箭靶射出了手里的箭,放下手中的弓,等待着。
还是昨天的那个主持箭试的少年,他站出来,“一号位,八环,总二十五环;二号位,七环,总
二十一环;三号位,九环,总二十七环,四号位,八环,总二十二环。第四箭,准备,开始。”
马弘书皱着眉头,想这环数是什么意思。他倒是看到箭靶上的圆环了,可数字与环是如何组合的,他一头雾水。
四个少年,纷纷抬手射出自己手里的箭。
不久,那个少年再次报出成绩:“一号位,七环,总三十二环;二号位,九环,总三十环;三号位,八环,总三十五环,四号位,八环,总三十环。第五箭,准备,开始。”
马弘书回想着刚才在冰面箭靶上取下箭矢时,那几人小心翼翼查看箭靶的动作。他似乎明白了,似乎是越靠近中心,环数越高?
“马兄,你在这里啊?”马弘书身后一道声音响起,他回过头,发现是早上和他一起吃饭的郑胜。
马弘书拱手道:“郑世子,在下实在无聊,
所以出来见识一下。世子,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