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主公,退而求其次的意思就是。我军重新修整之后的实力,依旧不足以实现关白的野望。”仿佛能猜到丰臣秀吉心中的所想,石田三成忽然开口,直接指向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而那时,距离双方停战之日,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日本国上下都传开了我军击败明军,逼迫他们不得不主动求和的消息,关白您的声望,也如日中天。”
“主公,如果当时在下实话实说,告诉所有人我军并无任何胜算,则如同火上浇油!”小西行长的反应是何等的灵敏,从石田三成的解释当中,迅速嗅到了一线生机,立刻向前爬了两步,悲悲切切地补充,“在下为了让我军能有更多的修整、准备时间,也为了不让天下人失望。所以,所以才决定继续欺骗大明,告诉他们关白答应了他们的所有要求。在下当初只是想,想竭尽全力将战事拖延到一年之后。然后,然后以明国毁约为借口,领军北征。这样,关白您的声望不会受到任何损害,我军也适应了明军辽东骑兵的疯狂战术,不会再重蹈覆辙。谁料,谁料后来竟,竟一错再错,以至于,以至于无法回头…”
这番话,有一大半儿是事实,另外一大半儿,则是他给自己找的借口。可说着说着,他忽然就悲从心来,进而泣不成声!
“毫无胜算,此话当真?哪怕,哪怕是重新整军之后,还给你们买了那么多铁炮?”丰臣秀吉虽仍在气头上,却依旧从小西行长的辩白中,发现了一个无法相信的事实,皱着眉头,缓缓追问。
“关白明鉴,最初赶赴朝鲜参战的各部兵马,士气已折。即便重新整军,也没有信心面对敌人!”小西行长抹了一把眼泪,沮丧地点头。
“大明不同于朝鲜,大明将士,也不同于朝鲜官兵!”石田三成接过话头,实事求是地补充,
“特别是骑兵和火炮。前者多年与塞外诸部作战,经验丰富且战法老练,只需要百余人,就能冲破我方上千人组成的军阵。而我军的骑兵,却无法阻挡其脚步。”
顿了顿,他继续大声补充,“明军的火炮,射程超过两里,移动方便,每次开火,便是成千上万枚弹丸横扫。我军的铁炮足轻,连对射的机会都没有,便会被打成蜂窝!”
“真的?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实在无法相信敌军竟然如此强大,丰臣秀吉迅速将目光转向其他去过朝鲜参战的诸侯,大声询问。
“小西摄津守在这件事上,的确没有说谎!”先前曾经落井下石的小早川隆景这回没有再趁机踩上一脚,而是轻轻叹了口气,低声回答。
“明军的辽东骑兵和火炮,一直是我麾下将士的噩梦!”毛利辉元也一改先前态度,铁青着脸替小西行长作证。
加藤清正不在,德川家康和伊达政宗没有率军前往朝鲜参战,没说话的资格。忽然间,小西行长的两头欺骗举动,就变得非常有情可原。甚至,甚至还可以称作:为了顾全大局,才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不假意答应明国提出的条件,双方兵马在三年之前,就得不死不休。那样的话,士气濒临崩溃的日军,除了被赶下大海之外,根本没有第二个结局!
如果不假意答应明国提出的条件,对方怎么可能整整三年,不向釜山发一弹一矢?怎么可能放任分散在各地的日军撤回釜山,而不派一兵一卒中途拦截?怎么可能任由日方将和议的签署时间一拖再拖,甚至更改了和约最后签订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