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向(中)

大明长歌 酒徒 1136 字 7个月前

发欢喜,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更加谨慎,“回皇上的话,奴婢见识有限,刚才问得又太匆忙,未必,做得了准。”

“知道什么就说,准与不准,朕自有判断!”朱翊钧狠狠瞪了他一眼,不耐烦地催促。

“是!”孙暹躬着身子回应,然后先装模作样斟酌了一番,才缓缓说道,“奴婢听史世用说,倭寇发现大明的前锋已经抵达义州,就将所有兵马都撤到了平壤。故而张掌印去了之后,就希望大军早日率部渡江,收复平安和咸境两道。但钦差宋应昌却认定了倭寇大举后退,并非畏惧天兵之威,而是试图引诱我军深入朝鲜,然后再重兵夹击。”

“嗯——”朱翊钧眉头紧锁,沉吟不语。

派张诚前往辽东,催促大军早日过河,乃是他的安排。

大明如今国库空虚,把四万多兵马养在辽东,每日光粮食和草料的消耗,就是一笔极为沉重的负担。更何况,着四万兵马,乃是全国最精锐的力量。万一长

期滞留在外,将士们心中生出了怨气,然后再被某个别有用心的人点上一把火,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所以,数日之前,发现援朝兵马迟迟没有行动,他立刻将自己最信任的太监派了出去。名为巡视,实为催战。从这角度上讲,张诚做得其实一点儿都没错。钦差宋应昌故意违抗皇命,耽误战机,才理应受到严惩!

但是,数日前的角度,却不是今天的角度。

数日之前,作为大明皇帝的他,还没对张诚和张鲸心生警醒,所以张诚在外边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代表他的意志。而今天,他却忽然感觉到了二张联手,对自己,对大明江山的威胁。所以,张诚哪怕表面上,是完全按照他的意图做事,深究起来,恐怕也包含着私心。

“二人各有各的道理,僵持不下。辽东巡抚郝杰与总兵杨绍宽,也各执一词。”孙暹听得心脏打了个突,赶紧又快速调整说话的腔调和语气。“然后…”

“李如松呢,他为何不站出来说话?”万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