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道德绑架

原来,这个富二代体验了两天的环卫工人,就大呼受不住了。作为一个环卫工人,在香江只有只有25港币,每天的生活费则只有50港币。住的地方则是油麻地仅有1.67平米的“豪华笼屋”,这间屋子月租1350港元,是像和火车上下铺一样的床位。

出行,连交通费都交不起,干活,要从六点做到中午十二点,吃最便宜的三文治,只能在楼梯间喝白开水。在经历了住宿、交通、饮食,这三大项日常消费后,这个富二代无奈地躺在公园花圃边上感慨:“这样的付出和回报是不对等的。”

有多不对等?香江的环卫工人,每天需要连续高强度工作17个小时,才能够维持生活。这样的生活,原本要过上七天的,可这个富二代只熬了两天就顶不住,第三天宣布退出了。重新回到富二代的位置上,他已经说不出有斗志就能改变命运”的话。

当一个人永远为着下一顿饭打拼的时候,他能有什么梦想呢?

当一个人每天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后,他能有什么斗志呢?

如果长期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人会变得绝望,变得浑浑噩噩,谈斗志无异于“何不食肉糜”。这就是很残忍的现实,只是很多人想不到而已。哪怕是在中国,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吗?农民够努力种田了,米价还是那么丁点。他们,就活该穷吗?

他人的生活是如何的艰辛,你不知道,就不要去评论,也不要轻而易举地否定。因为你不了解他人的人生,有时候,绝不是一句“你不够努力”就能解释得清的。

就好像很多人觉得慈善事业不重要,会养懒人。

事实上,慈善只能帮到很少的一部分人而已。而如果没人帮他们,恐怕他们的下一代,都要重复这样的生活,永远待在社会底层。这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浪费,也是国家的浪费。哦,好吧,可能还没有下一代了——如果是男的话,很可能是娶不到老婆的。

而人口的减少,社会就能进步吗?

恰恰相反,社会只会放慢进步的脚步而已。再怎么说,社会是以人构成的社会,缺了人,啥都玩不转了。

如果没人给贫困学生一点希望,哪怕给他们读到大学,甚至只是读到中专技校的希望,那么他们也会走上父辈老路的。

突然,杜清和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