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和好后,就开始做籺了。
到了这一步,就不怎么讲究技术了。将糯米团搓圆按扁,包好馅料,每一个包一勺绿豆馅料、一颗冬瓜糖和两个虾米仁。然后拿出印制寿桃籺的模子,把面团放进去,一压就在簸箕上敲一下就出来了,一下一个,方便快捷。
满满当当做了一屋子的籺后,就要开始蒸了,在锅里放水,垫上一个蒸笼,再放上菠萝叶,把寿桃籺放在上面,就可开始蒸了。水烧开后,大概蒸几个钟左右即可。蒸好后的籺,散发出一阵阵糯米的清香,让人食指大动,垂涎滴。
等等,这还不算完事,还有最后一步。
最正宗的寿桃籺,除了像个寿桃的形状外,还需要“点红”。所谓的“点红”,是讨吉利的说法,也就是用红纸在籺面上点上红印,以示喜庆。
潘州人除了做传统的寿桃籺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籺:比如糯米籺,田艾籺、粉皮籺、簸箕籺、煮汤籺、菜包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灰水粽、糯米糍、发籺……米制品,都被潘州人玩出花来了。
以前,高州的农村,家家户户过年都会做籺,即使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年过年时,年晚前一两天,仍然有许多家庭在做籺,因为做籺,有一份浓浓的年味,也是潘州人的一个传承。所以潘州人看到籺,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讲究传统的人家,已经开始做籺了。
在高州的农村,十家里面会有五家是做籺的。这还是现在的比例,以往这比例更高。
传统的食品好不好吃呢?
这个真的是见仁见智了,杜清和觉得也就一般般,能吃得下的水平。你想想看,逃荒的食品能有多好吃?哪怕是后来经过改进了,加入了绿豆、冬瓜糖、虾米等等,可也改变不了这“籺”的核心味道,就是糯米面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