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和“偷听”了他们的谈话,心中也是一阵宽慰。
中国的父母太为孩子着想了,什么好事都第一时间想到孩子,说起来没错,但是却过于溺爱了。要是他们抛却这个观念,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说不定孩子的境况会更好。
听到父母回房睡觉了,杜清和也洗完澡,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至于湿漉漉的头发,还是运转神通清掉水珠就行了。
躺在床上,杜清和开始思虑下一步的计划。
作为人子,杜清和承认为父母考虑得太少,主要还是因为杜父杜母身体都不错,经过了杜清和精心调理后,年轻了十多岁都不止。所以杜清和不用去担心他们的身体,自然也就不会想太多了。杜清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事业。
神通要想升级,就要帮助更多的人。
也就是说,要通过售卖良心货物,才能惠及更多人。同时,还要准备钱财,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杜清和不知道其他慈善机构是怎么做慈善的,但他做慈善决定了,要先扶持贫困地区的思维。所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学子,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地方扶贫好了几年,在市场变化之下,很快就又恢复原样了呢?
其实很简单,是那些贫困人口的思维根本没转变过来。
要不怎么说,扶贫要扶精神呢,精神都没跟上,按照道教的话说就是“德不配财”,很容易出事的。
助学是势在必行的,哪怕很多贫困学子学成了之后,没几个回到乡村的,但杜清和觉得让他们融入都市生活,改善了自己一家,也是做出贡献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人规定贫困学子学成之后一定要造福乡里的,这其实是道德绑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是能让一家脱贫,都是善举了,功德无量的事。
除此之外,杜清和觉得关心一下贫困学子的营养,也是很关键的。
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孩,甚至营养不良,这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杜清和想了很多,但感觉都没啥可行性。毕竟只是空想,没有真正付诸行动,都不过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