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落后有点多

杜清和也心道:“落后有点多啊,十一分,能追回来吗?”

哪怕接下来的果蔬雕刻比拼,论刀功,杜清和能稳赢,可赢能赢多少分呢?

第一次,杜清和觉得有些后悔了,没有临时抱佛脚学一学面点。不然的话,王锦辉是没办法赢他二十多分的。就因为一个基本功不行,杜清和就落入了这样的境地,确实有点进退维谷了。杜清和也知道,哪怕是在正式比赛上,四个比赛项目里赢了三个还是输掉的人并不少见。要说公不公平,也可以说不公平。因为人各有所长,不是说你不会做面点,你就不是一个好厨师。但中餐不同西餐,西餐你可以专精一项,只要把一项做到了极点,你也是顶级大厨。

中餐没有专精的一说,哪怕你极其擅长某一个基本功,但其他的你也要会。

杜清和就吃了不会的亏,哪怕是开挂,在厨艺上也不见用刚学到的面点手法能赢了顶级选手。

其实中国很多时候都能体现这个方面,就拿传统相声来说,基本功有四门,说学逗唱。要是拆开了,有十二门之多:定场诗、门柳儿、白沙撒字、太平歌词、单口相声、捧、逗、群口相声、杵门子、双簧、口技和数来宝。当然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四门基本功,说学逗唱,旧时候在北方说相声,短一门功课你就比别人少拿一份钱,因为你学得不全。

后来呢,成立曲艺团了,吃上国家饭了,很多原本半路出家的都说相声了,哪里会学什么基本功,胡乱学一点,找些文人写个台本子,他们能用一辈子。也就是说,他们就是混饭吃的,拿着国家的工资,上台糊弄一下就完事了。可听得多了,同一个相声是人都听腻了。这就是相声没落的原因,甚至四门基本功,连最基本的“唱”,唱太平歌词都不会了。要不是老郭这些传统相声艺人,还真的就让大家都以为,“唱”就是唱歌,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些曲艺团不唱太平歌词为什么,他们不会啊!半路出家的,怎么可能会?

就跟杜清和一样,开挂的,偷师的,又觉得面点没啥主要作用,所以就没下功夫。于是,今天就吃亏了。

其实没有没用的技能,人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都不是白走的,都会有用的。

中国人这个特性,在工业建设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外国,哪怕是资本主义强国,如德罗巴、法兰西、英格兰这些,也不敢说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可偏偏就中国和米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