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百花蜜

“你们都玩去,别烦人家老板。老板,不好意思啊,这几个小孩没管教好。”阿水有点不好意思,他其实是一个憨厚的汉子,奈何没啥手艺,就只会养蜂,种点水果而已。他家其实挺大,院子里都有个六七百平米的地,种满了各种水果。什么树菠萝,黄皮、龙眼、荔枝、杨桃、芒果……但凡是高(gao)州能种的水果,他都种了。家里还有点水田,能凑合过日子。怪不得房子都危房了还没钱改造,实在是穷得有点出乎意料。

最奇怪的是,这么穷还生这么多。

杜清和也纳闷,这好像是一个奇景,越穷越生,反倒是在城里的,觉得一个小孩就非常难搞了。要他们生第二胎,说什么都不肯,哪怕现在放开二胎了,也有人不想生的。

“没事,没事。阿水啊,我听说你养着蜂,现在有蜂蜜吗?”

杜清和左顾右盼的,终于在老远的田间地头处,才看到一只蜜蜂在采蜜。

“有有有,老板你要?”阿水有点意外,很少人会亲自到他家找他买蜂蜜的。阿水都是在镇上墟日,才用单车装着一桶蜂蜜,在那里去卖。一斤也不贵,八十块钱那样子。赚来的钱,刚刚好够一家大小老幼生活的。怪不得那三个小孩子有点皮包骨的意思,原来是营养有点不足。

事实上,营养不足,一直是贫困乡村儿童的一大难题。因为贫穷,根本吃不到什么营养。在城里司空见惯的牛奶什么的,对这里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这也是为什么杜清和要帮助丰祥村脱贫的缘故,最起码,这些小孩子不应该这么被对待的。他们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你有多少?”杜清和问了一句很豪气的话。

阿水一愣,想了想说道:“大概十几斤吧,之前去墟日那里,卖出去不少了。”

潘州人说的“墟日”,其实就是赶集的日子,地方话叫“趁墟”。在潘州话里,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民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上的市场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市场上高声叫卖。墟日一般就是早上而已,下午就“散墟”了。一般来说,农村的“墟日”都是三天一次的,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避免撞到一起了。

所以有时候阿水要踩着老旧的自行车,载着几十斤重的蜂蜜到十几公里地外的另一个镇上去卖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