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还问了,这有人为这种插花买单吗?
事实上,人们还真的愿意为美买单。
要知道中国的插花历史很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最著名的应当是宋朝时,那会的人们不仅插花,还喜欢戴花在集市上买了花,不管男女都喜欢别在头发上,装饰自己。到了明朝时,还有专门的插花书籍出现了。
现在潘州没有这个市场,但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插花师,专门为婚礼、宴会、展会、活动等场合设计和细节布置,让人更加赏心悦目。
杜清和知道,如果杨莹真的做起来了,这个行业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人们追求生活,追求美都是存在的。不仅可以卖插花,还可以卖插花的材料,诸如瓶子、瓷缸、花篮等等花器,这也是一个收入。
“你的想法真的不错,比我的想法还好。”杜清和笑得很开心,“我也就想着在这种点菜,自己先用不完的,再拿出去卖。”
“挺好的啊,就是远了点,管理有点麻烦。”杨莹有点担忧。
杜清和笑了笑:“这没事,有村长帮我看着呢。我时不时突击检查一下就行了,再雇佣几个家里条件不好的村民,这就等于是扶贫了。其实吧,这么二十五亩菜地,也不需要多少功夫来打理。十几个人已经绰绰有余了,他们有空还可以有样学样,自己整理整理自家田地,说不定就真的开始发家致富了。”
杨莹偷笑起来:“怎么感觉你跟一个扶贫干部似的。”
“没办法啊,劳碌命。”杜清和叹了口气,“一天不做好事呢,我心慌。”
“就喜欢你那说瞎话不眨眼的劲。”杨莹些微吐槽了一句,“你还真的不去看看人家怎么采访的吗?”
杜清和叹了口气,说道:“不去,去了我恨得慌。你是没见到那学校,裂缝比一个拳头都大,我怀疑啊,再用力踩一下,都能塌了。那落马的小官大贪,也下得去手!万一真塌了,里面的孩子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