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只是指挥军队打仗,又不亲自上战场!再说了,大明军队还不一定会来犯,这些都只是咱们的推测!”
“以防万一,你别不放在心上!”赵晋看他一脸不在乎的模样,怕他不重视,便连声警告。
“我知道,我放在心上的!只是想着万一他们不来岂不是更好!”白泽苦笑着解释。
现在这个年头,谁希望打仗呀!
劳民伤财不说,还会流血死人,甚至会让很多普通的家族家破人亡,还会让原本种得好好的土地荒废,庄稼枯败……
总之打仗让他深深厌恶。
但是同时他心里又十分明白,别人都已经打上门来了,他要是因为厌恶战争而使得半点反应都没有的话,那么最终受伤害的将会是整个南诏的子民。
所以此时已经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一场战争不得不打。
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
就像赵晋一样打得他们痛,打得他们全军覆没,让大明军队再也不轻易觊觎他们南诏!
抱着这样的想法,白泽总算是做好了自己的心理准备。
他看着赵晋,再一次强调让他此后就只负责先把苏芷找回来。
“皇祖母和姑母、灵儿她们也都盼着阿芷回来!”
赵晋点头,伸出手与白泽紧紧地交握在一起。
这是兄弟俩第一次表现得这么的亲密无间,不得不说,还真有点让人感动的意味。
同时也是这双手的一这么一握,让兄弟俩彼此都感受到了对方的心意!
他们虽然不是同姓的兄弟,但他们也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
此夜过后,白泽果然就下了让祈王监国的圣旨,而他则以收到北疆动乱尚未真正平息战事的情报为由要亲自北上。
当这个决定出来之后,反对者甚众。
不过跟当时他处理黄氏家族那一次还是没法比的。
而且这一次他有蓝氏家族的人支持,又有黑加伦在一边加护,就连新继的紫氏家族也全然站在他这边。
因而在朝堂之上与人辩论,打口水仗已经根本不需要白泽亲自出面了,他只需要坐在龙椅上看着就好,看着他们在下面口水翻飞的不停地说着。
他其实压根就没有仔细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他也根本不想听,更无需。
这件事情他昨夜就已经和赵晋拍板了,至于这些人的建议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有时候想想,赵晋昨夜给他的建议其实还真是有道理。
赵晋说南诏的官制其实早就应该改革了。
不应该再采取这种家族式和世袭制了。
以至于现在朝堂之上站立的这些官员,十有是无用的庸才。
他们根本不足以担任国家这么多重要的职位。
官制应该要采取如同大明一般的科举取士,如此才能够大浪淘沙,沙中淘金的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协助国主处理政事。
不然的话整个国家的官1僚制1度十分庞大、臃肿,看着满堂文武的官员不少,但是却基本上都是没有办法担任重要职务,也没有办法承担要事的!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吃白饭的!
每日里拿着朝廷供给的俸禄,可是事情却又没怎么做。
倒不是白泽不愿意让他们做,而是这里面的人大部分都不具备那个能力,以至于他在放手过一两次被他们搞砸之后,他就再也不敢随便放手了。
毕竟国家是他的,要是被他们弄得破败了,到时候倒霉的还是他。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的结果就是把一国之主给活活累死。
所以白泽不缺乏做国主的能力,但是每日里却也劳心劳累,被弄得极其不舒服。
这也是白泽每次上朝都不听政而只是执政的原因所在。
现在这样重大的事情他就更加不可能听他们的了。
不过这些人总是会想要表达一些什么莫名其妙的观点,好以此来显示他们活着是有意义的,而并不是吃干饭白拿俸禄的。
一番激烈的舌·战之后,其实什么结果都没有讨论出来。
因为底下的文武大臣们已经自动自发地分成了两队。
一队执一个观点,那就是国主不能轻易离京,北上冒险。
另一队便是赞同所有的决定,同意让祈王暂时监国,而国主北上亲征。
两边辩论了许久许久,但是遗憾的是到了最后也依然没有谁说服了谁,更没有谁赢了谁。
所以一时之间辩论陷入了胶着的状态,大家干脆停了下来,谁也没有再开口说话。
场面一下子由热闹转而沉默,
白泽看了一圈,然后看了一眼站在下首一直闭目养神没有说话的赵晋,轻咳一声提醒他,下面已经讨论完了。
赵晋睁开眼睛扫视了一圈。
他神情原本就严肃,再加上刚从战场上回来不久,身上的肃杀之气尚在,一个眼神甩出去就足够让一些胆小的官员心惊胆寒。
这个王爷不好惹!
可他们刚刚还当着人的面论述他不适合在国主外出的时候执政,要是被他惦记上了,他会不会在后面给他们穿小鞋?
胆小的人已经开始战战兢兢地思量着要改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