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难道我会骗你吗

难道我会骗你吗

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从外地回京,听说自己母亲跟别的男人有些事情,本着好奇,他就悄悄地回去看看…

这些事情倒也跟与赵晋所说的那些没有什么偏差。但总是让人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他一个好好的少年,居然将自己的母亲与那外人之事拿出来的说,这是一点儿也没有要遮掩的意思了,那他到底对他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心思?

但是梁夏并没有想要为他们解释的意思,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坚定地走下去。

解释完他去看梁李氏的原因之后,对于大家对他母亲的看法他却扭过头去,沉闷地道:“这些与此案无关,我没有必要告诉你们!”

“不,很有关系,你连跟你母亲有关的这些风言风语都相信,还特地跑去查看,就说明你对她根本毫无信任可言。也由此可以看出你对她的感情并不

深厚,随随便便就能被别人的话挑拨得去怀疑自己的母亲,所以就算你做出弑母的事情来,本官也觉得并不奇怪。”

李立广的话听似很有道理,但是若要遇到细纠的人了,他却又变得十分的没有了道理了。

完全就是歪理,甚至全都出自于他的臆想,是想当然的,而没有一分的证据足够支撑住他。

所以梁夏用充满轻蔑的眼神看了他一眼,真当他年纪小,就傻呀!

不过他用不着开口,因为承诺过会帮助他的大理寺卿赵晋已经出声了。

这话说得不甚客气,李立广一下子就怒容上脸了,圆目瞪着赵晋,手指着他,但一时之间却又想不出来更好的话语来反击他,只能“你,你,你赵晋你…”

你了半天也没个具体的话出来。

赵晋笑笑,又道:“李大人不必激动嘛,是本官的言有差,只是本官还是不得不提醒一下李大人

,此番你我虽不在公堂之上,但既然在判案,一切就要依照判案的流程来,案子自然最讲究的就是证据,那要是一切都想当然了,还需要查验什么?”

这话听着比前面那句好听多了,但李立广听着憋屈呀,因为他刚刚想到了一段足以反驳赵晋前面那句话的语言,只可惜,这般看来却是错过了。

他垂了眸,双目看向别处,眼中尽是不悦。

早就听说过大理寺卿能言善辩,一张嘴两片唇,说遍朝堂无敌手,死的说成活的,活的说成死的,先前他是不信的,如今…不得不信!

两个上官闹了一番小小的别扭之后,案情的审讯又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梁夏在赵晋的一力承担下得以拿到主动权继续述说此案中所有人从未看到过的场面。

“可能有人不信,但我弟弟梁春根本就不是我弟弟,他是姓张的孩子!”

“什么…”一句话说出来,虽然在场的人并不多,但是整个场面却一下子就轰动了。

虽然大家都在这个案子里,其实对于他所说的事情大概心里都有些数了。

毕竟同在京城之中,有些该听到的风声,也都听在耳朵里,谁都不傻,那些那么明白的事情,谁又会看不懂了。

但是梁夏的爆料却还是让大家都震惊了!

“我早就知道,如果要杀她又何必等到现在,况且,我爹都没有管过,我又何必多此一举!”梁夏是真的一点儿也不在意,从发现那个女人的异样心思后,他根本就再也没有将她当作是自己的母亲过。

她既然只是一个外人,那么揭露起她的那些不光彩的往事来,梁夏没有一分的心理负担,当然除了觉得丢脸以外。

毕竟那个在外面披着的是他们梁礼伯府的名义。

讲明了他没有此刻杀人的动人,见在场的刑部诸人虽然表情有些放松,但赵晋发现里面其实有些人还是不愿意相信的。

毕竟有些人总是很难听进去别人所说的话,而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同时如果梁夏所说的一切他们同意了的话,就说明着他们先前的判断是错误的,甚至连此案的根本都要就此被推翻。

故而刑部的人为着自己面上那薄得已经没法看的脸面也得死死地维持着先前的看法和说法。

不过赵晋却并不担心,他在请人问过苏芷的意愿后,将之请了连着杵作老罗一并请了出来。

“赵大从这是要做什么?你早先不是说过了吗?这里虽然并不是大堂,但此刻我们所做之事也与在大堂之上判案一样,你怎么能随便让女子进来呢?”

而且还是一个面嫩得似乎只有十八九岁的女子。

李立广不悦地皱眉,但很快,他的眉头就又皱得更紧了。

因为他认出来了这是谁人,不就是传说中赵

晋那个年轻得如同一枝花儿的夫人嘛,当然同时她也是圣上亲封的郡主。

虽不是皇室正统,却也是有封号,甚至有食邑的正主儿!

她此来是为解说死者尸体的问题的。

因而李立广的反对并没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