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决意离开的苏芷

可若是未曾治理好,那遭殃的也是这座城!

此时的泯河渡口,因为河流近年来治理得很好,河清水缓,物产丰富,又有城中特色的酱料和面膜提供,这里来往的行人和商人渐多,此时已近申时了,江面上却依然人来来往,很是热闹。

看到这般繁荣的景象,赵晋和苏芷的心里是最感慨的。

白泽此时也不由得带着几分赞赏地看着赵晋。

他可还没有忘记当初他就是为了这条河道才潜入的梓州县,但一蛰伏便是整整五年。

前头几年朝廷派来的官员全特么是草包,一个比一个不济,后来直到赵晋来了,这样的情形才终

于得到了改善。

所幸不负他的辅助,这条河道治理好了,也同时带动了他们南诏沿河的经济,甚至还让他暗地里打通了一条专门供南诏人驱往大明的人工运河。

为深居十万大山的南诏百姓开拓了一条方便出入的便捷通道。

而如今他们来此码头,便是打的从泯河中下游溯河而上,再经人工运河绕道回南诏。

如此才能够安全地避让开正在疯了一般寻找他们的摄政王。

“你们看,太皇太后已经在那船上了!”苏芷指着河岸边停靠着的一艘大船。

两层高的船屋,装饰精致。

船舷上挂着的大红灯笼上贴着一个李字。

“哟,这是李家的船只!”苏芷看到了指着道。

“伯母安好,大人,夫人安好!”船上久候的李文慎已经看到他们了,连忙跳下船来相迎,一一

拱手行礼。

“慎之辛苦!”赵晋客气地回礼。

这是他一早就安排好了的。

数这梓州县的人物,他倒是很熟,但是数来数去,想找一个值得他信任的人家,除了他们李家以外,倒也没有旁人了,再加上他们两家后来来往甚深,所以赵晋便早早命人亲自来与他们相商,这船便轻而易举地就借到了。

太皇太后早早被安置在船上已经在等着了。

家人团聚,自然又是一番倾述。

而此时太皇太后却是极高兴的,因为赵晋告诉她,他的母亲、孩子也要与他们一并前往南诏了。

“还有大嫂,大嫂也要过去的!”赵灵在旁边笑着补充。

赵晋眼眸一沉,没有多说,他心中的算计他们是不会明白,但只要能将娘子留下来,算计便算计了!

太皇太后当然也是一脸的激动,用力握住赵

母和苏芷的手,沉声道:“好,好,太好了!”

激动过后,她又看向赵灵和赵煦:“灵丫头,煦小子,你们俩呢,不随你母亲大嫂一块儿吗?”

赵灵摇摇头,谢过太皇太后的好意道:“我得替我大嫂看着她的铺子!”

“我刚过了童生试,还想再去试试乡试,最近要温书,恐怕走不得远地儿!”

闻言,太皇太后有些小小的遗憾,但看到双胞胎那两张圆乎乎的小胖脸,心中的抑郁顿时一下子就自我抒解了!

白泽巡过船舱回来,见到众人还在依依不舍地告别,尤其是赵晋死死拉着苏芷的手不肯放,他出声提醒:“外面的船夫已经做好准备,咱们就赶紧起行吧!南诏那头,想必小甲也带人赶过来迎接了!”

一句话顿时就好像就将离别愁绪的闸门打开了。

丫丫看到自家爹娘悄悄地躲在一处说话,想到他们即将要为了她和弟弟们分离,她心中难受。

懂事如她,她宁愿自己带着弟弟住在南诏,也不愿娘亲为了他们与爹爹分开!

她靠近父母身旁动了动唇,劝上一句,但闻她的话,赵晋的眼睛都亮了:“娘子,你看丫丫都明白我的心,你为何…”

苏芷心里早就后悔了,她哪里舍得赵晋,明明知道将他一个人留在锦官城肯定是有危险的,她如何还能狠得下心肠跟孩子们离开。

此时她只是勉强拥着自己的倔强罢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便沉默着不说话。

“娘亲,我可以照顾好大宝二宝的!可你走了,爹爹身边就没人照顾了!”丫丫指着不远处在下人们的带领下在船舱里瞧稀罕的团团圆圆。

苏芷心动,可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何曾收得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