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岭,介于唐、宋、吴三国交界,群山连绵数百里。由于宋国北有辽夏,吴国南有强魏,唐国南有悍楚,处于三国中间的太行岭便一直没有遭受到战争的荼毒。
孟家村,百年前,七十多岁的孟老太公的父辈与村中各家长辈一起,为避战乱兵役,一同躲到这人迹罕稀的太行岭下,在这东唐边界立村改姓。此后倒也过了十几年的太平日子。
后来,东唐、北宋与汉吴互开边贸。太行岭刚好成为三国互贸的必经之路,随着三国商贾往来增多,这太行岭便慢慢热闹起来。随后几十年,孟家村附近,渐渐多了许多新村落。
再后来,便开始有人在这太行岭商道上拦路抢劫。但有官吏前来抓捕,便遁入深山,等官吏一走,便再出山。见官府无能为力,便有人在此安营扎寨,聚众落草为寇。
贼人势大,官府更加无能为力。边界之上,三国因为精兵各自部署在外,又恐引起邻国误会,所以迟迟没有派遣军队上山围剿。
久而久之,这数百里的山岭便建起了二十几座寨子,人数多的上千,少的数十。
山贼也明白竭泽而渔的道理,于是各寨商定,互不跨界,各自设卡,拦路收费。但有商贾经过自己的地盘,只要根据货物缴纳相应过路费,便撤卡放行。慢慢的,这倒成了太行岭山贼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商人缴费过路,山贼设卡发财。商路仍然繁荣,官府有税可收,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看似皆大欢喜,只是苦了这周围的良善百姓。由于每年入冬之后,大雪封路,商路不通,往来的商人便少了许多。而山贼不事生产,秋收到冬季这段时间,寨里存粮不够,又无商队可劫掠。稍有江湖道义的寨子会下山购粮,而遇上毫无人性的,那是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周围的村民,往往是苦不堪言。
十六年前的一个秋天,一青年与一老者二人,青年人三十出头,老者已过花甲,两人带着五个孩子,逃难至孟家村。最大的男孩才俩岁,最小的女孩,尚在襁褓之中。
孟家村村民心善,念其孩子幼小,便收留了他们,还腾出一间茅房供其居住,村中妇女,还时常帮忙照顾其五个小孩。
青年人白天上山打猎,带回各类山珍野兽。兽肉与村民换了粗粮,再把皮毛贩卖给过路行商。靠着一人之力,倒还勉勉强强撑起这俩大五小的口粮。
直到同年入冬,白雪封山,太行岭青山寨十六寇劫掠孟家村。危急时刻,那一青年人悍然出手,一人击毙十六寇,救下孟家村。
青山寨知道后,扬言上门屠村寻仇。没想到青年人一人一刀,只身赴寨。没有人知道过程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青年人回村之时,身上染红的衣袍带着浓烈的血腥。
多日之后,有人发现,青山寨数十强寇尽被屠戮,
整个寨子仿佛覆盖了红雪,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尸体上的伤口,既有利刃所伤,也有野兽啃食。
经此一战,青年人威震太行岭。
官府听闻此事,意授官职。青年人感恩孟家村村民在其困难时期的帮助,拒绝了官府的招揽。还有传言当时太行岭最大寨子太行寨欲请青年人上山,做二当家,并许以财宝美女。只是后来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