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蘸,实际上是佛教和道教仪式的统称。修斋指佛教仪式,起源于梁武帝时期,而设蘸则是从下元节开始就有。但在明朝,斋蘸很少有宗教上的严格划分,主要原因在于在明朝儒、佛、道三家合流。
按照当时的管理,明朝时期朝廷的修斋是在大兴隆寺,而设蘸则是在朝天官。成化年间,斋蘸活动开始流行到宫禁之中,在内府,不时有“修斋蘸,写经咒”的活动。明宪宗曾下旨,在乾清宫建黄坛,作为皇帝修斋行法之所,后误以“黄”为“皇”,黄坛也就变成了“皇坛”,而光禄寺则负责监造和收藏皇坛所用器物。
弘治年间,明孝宗不但多次派人出外“烧香祈祷”,而且斋蘸活动也不断。为了斋蘸,在南京城造器皿10余万,取香10万斤;派真人王应琦领银前往武当山、龙虎山“修斋设蘸”;又因陈应循之请,为显灵宫广买地基,开拓修饰,一次斋蘸,就“赏赐过倍”。
万历五年(1577),因为星变未弭,再加上宫中火警,明神宗下谕礼部,在朝天宫建俄三日,并遍告各宫庙,百官修省,停刑禁屠。
万历八年十一月,奉慈圣皇太后的慈谕,本月二十八日在朝天宫建“保国安民粮灾谢祐醺典”三昼夜,又停刑禁居三日。
之后到了宣德年间,朝廷设立了朝天官一职,而第一任的朝天官就叫夏士。
刑术回忆道:“我记得听我父亲说过,这个夏士很神秘,听说是游牧民族,后来拜进了铁衣门,反反复复改了好多次名字,至于真名叫什么,就无从考证了,但夏士离开铁衣门的时候,属于叛逃,可对当时的朝廷来说,他属于投诚,夏士应该是异道历史中,比较出名的投诚朝廷的人,而且他走的时候,曾经从所谓的阴阳交汇之地带走了一件东西。”
尉迟然问:“别卖关子,快说,他带走的到底是什么。”
刑术道:“丁甲壶。”
尉迟然看向谢梦:“那是什么东西?”
谢梦摇头:“我也是第一次听丁甲壶这个名字。”
刑术道:“至于丁甲壶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就这么多,现在,你们应该告诉我案情的其他部分了。”
谢梦不耐烦地起身:“我们走了。”
刑术立即站起来:“诶,你这就没意思了。”
尉迟然却拽着谢梦坐下,将案情的其他部分一五一十告诉给了刑术,让刑术帮助分析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刑术听完后道:“两个胡馨,两个夏从云,这案子有意思,怎么会这样呢?”
尉迟然问:“我记得中国古代有易容术这么一说吧?”
刑术道:“虽然的确有,但如今会易容术的人没剩下几个吧?再说了,易容术要将女人变成男人,或者男人变成女人,在体形上是做不到的,光看身材就会让人生疑,孤军的千颜不也是那样吗?就算你变了脸,但也无法改变自身的形体呀。”
尉迟然点头:“我还真的想过会不会是孤军的人干的。”
刑术摇头:“我觉得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孤军的人回到国内,这不是找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