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准备祭祖

为了方便运输这口箱子,店老板又额外赠送了两块木板,并一根箩筐绳,好让箱子能更好地固定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新买的衣服,自然便都放了进去,让这口箱子马上就排上了应有的用场。

接着,一家人又欢欢喜喜地去补办年货。

往年的瓜子都是买生的回去自己再炒的,今年没时间,就直接买了熟的。接着又买了两斤硬糖,两斤饼干,三斤用爆米花做的软麻糖,两斤用脆米做的硬麻糖。这五样加上家里头的花生,这便算是丰富的六样待客茶礼了。

至于菜肴,这时候还不时兴买价格高的牛羊肉,一般家里有猪肉鸡肉鸭肉和鱼四个荤菜就过得去了。鲜鱼是早些天村里池塘放水的时候,就委托小叔帮忙买了五条,早养在了水桶里,今儿就不用再买了。

还有包响铃以及做萝卜包的豆腐皮,前几天赶集的时候三姨已经特地送过来了。小姨家送来的六笋干前几天也都用专门的机器切成笋干丝正浸在陶罐子里,

咸卤豆腐和红点点的乌县特有大馒头则都提前在村里头预定了,等会回家就能拿。

接着再买走亲戚时要送的礼品:荔枝干、桂圆干和白糖,一买都是十几斤,再买上小塑料袋,自己回家按斤分装。如此零零种种的,买了个大包小包的,然后把能装到箱子里的都装进去。

这年代物资少,集市的街道又短,不过几百米,人们买东西目标也都非常明确,因此采购了一大堆东西,还办了许多事,也不过是才刚午后。

饥肠辘辘的一家人便直接在六石街一人吃了一碗千张肉丝面。

朱翠云虽然感觉今儿的钱花的像流水似的,早已暗自心疼了,但丈夫都做主了,儿女们也全都赞成,她一个人反对也没用,只好跟着享用了。

吃完热腾腾的手擀面,一家人终于踏上了返程。

大头都是捆在了自行车上,由林丙清推着,份量轻的则大家分担,遇到上坡路段,大家就都抢着在后头推自行车,虽然东西多,这十里路却是走的相当轻松愉快。

等上了一段长坡,前面的路基本平坦了,林丙清便

呼唤女儿:“囡囡,你上来坐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