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实力差距

实力差距

王小刚盯着李庚成:“小子,你确定要跟我打吗?你是男的,对于同性,我可不会手下留情,你就那么着急着找死吗?”王小刚那轻蔑的语气在李庚成看来那就是挑衅,明目张胆的挑衅。李庚成这么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被王小刚这么一激,自然是忍不住:“让你看看我们赵氏武馆的本事!”

李庚成说着,已经向王小刚攻了过去,李庚成速度很快,至少在他的那些师弟眼里速度很快,但他伸出的手掌却非常柔软,给人一种扭扭捏捏的感觉。李庚成的那九个师弟却惊讶地喊了起来:“大师兄的杀招之一,缠丝手!”

缠丝手,赵氏武馆看门功夫之一,威力巨大,讲究以柔克刚,倘若对手被缠住,轻则动弹不得,任人宰割;重则有可能被缠丝手强横的劲力活活勒死。李庚成刚才被王小刚侮辱过,现在早已被嫉妒和仇恨蒙蔽了心智,哪里管那么多,出手就是杀招!

而反观王小刚面对李庚成快准狠的一记缠丝

手,竟然只是冷笑一声,依然不闪不避。李庚成眼中神色更为狂热,他不信,不信自己对面的这个逗着蜜蜂玩的男人真能一动不动地挡下他全力出手的一记缠丝手!

这时,一直在一旁观战的赵德山突然暴喝一声:“小成,速退,不退你会死的!”李庚成突然听到自己师傅焦急地提醒,浑身一愣,不过他出招如此快准狠,这时候想收招已经来不及了。只听“啪”“啪”两声,李庚成的双手已经紧紧箍在王小刚的腰身上。

李庚成催动全身力气想要用缠丝手将王小刚活活勒死,不过可惜,当他催动内劲的时候,只觉得王小刚的腰就好像一团棉花,软绵绵的根本就不受力。李庚成察觉到情况不对,马上想要把双掌撤开,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李庚成的双手黏在了王小刚那粗壮的腰上,却是再也拿不开了。而且李庚成明显感觉到王小刚的腰开始变粗,变硬,可是李庚成的手却只能缠绕在王小刚的腰上,李庚成只觉得自己双手所占的空间越来

越少。

终于,只听“咔嚓”一声,李庚成的双手在手腕处应声而断。李庚成强忍着断掌剧痛,看着自己从手腕处整齐断开的手掌:“我不信,我不信!我拜入赵氏武馆追随师傅苦心学艺到现在已经块十个年头了,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一身实力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李庚成心中满是不甘,他盯着王小刚,似乎要将王小刚的模样刻入脑海之中.:“凭什么?凭什么我十年苦修,却抵不过这蜂农一个回合!”王小刚看到这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十年苦修?对你而言人生还能有多少个十年?即使让你修成悟道境界,最多也只是比普通人多活两三百年而已。”

王小刚说着,对赵德山等一群人招了招手:“你们若是要来那便一起上吧。我可是废了李庚成的,你们不给他报仇吗?”李庚成的九个师弟一听,果然双眼里饱含着恨意向我冲了过来,赵德山见状想要阻止,却也已经来不及了,为了就徒弟,赵德山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王小刚根本不把赵德山他们几个人放在眼里,不过既然别人都打上门来了,王小刚觉得很有必要让他们几个看清楚自己跟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王小刚这一次选择了直接出手,他将全身灵力凝聚在掌心,左掌轻轻一扫,一阵强大的掌风就把赵德山的六个徒弟吹得东歪西倒,动弹不得了。

同一时间,王小刚的右手已经跟赵德山两掌相贴,王小刚愿意跟赵德山比拼掌力,这已经是对赵德山最大的尊重了。赵德山这一次用的是绵掌,所谓绵掌,也是一种以慢打快的功夫,与缠丝手不同的是,绵掌多用来正面对拼,看起来轻飘飘的一掌,所蕴含的后劲是无穷大的。

绵掌可以说是赵德山的看家本领之一,赵德山还年轻的时候,华夏正处于危急存亡之际,那时武道昌盛。而赵德山在当时依靠家传的绵掌和缠丝手两样功夫,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柔掌无敌”赵先生。

可惜的是,现在华夏太平了,很多人把心思都都放在了赚钱上,练武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也导致很多上古时期的武学秘籍失传。王小刚有意跟赵德山

对掌就是想看看这个在他徒弟们看来“华夏无敌”的师傅到底有几斤几两。

结果很明显,赵德山的绵掌在王小刚平平无奇的一掌面前也仅仅是撑了十秒钟。于是,全程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古武赵家搞事情大队宣告全军覆没。一行共计十一个人,在王小刚手底下坚持最长时间的就是古武赵家家主赵德山。

即使是李庚成那一招缠丝手,再王小刚手中也不过撑了五秒时间。赵德山见自己这群人已经全军覆没,心如死灰,带着他的十个弟子就要离开,离开之前,赵德山只对王小刚说了一句:“多谢王仙师不杀之恩。”

王小刚脸上却是冷笑不断:“好,好一个古武赵家!不请自来,擅闯我蜂北伟业养殖场,赵德山你带同一众弟子过来,原本的目的是想要对我不利,我说得对还是不对?”赵德山听着王小刚话语里的寒意,不由得浑身一震:“王仙师,我们之所以冒犯尊体,都是因为误信了赵得水。”

王小刚眉头一挑:“你说的是京都赵家的家

主赵得水?”赵德山点头:“那赵得水与我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五十年前我赵家还算是个名门望族,那时候国家搞改革,整风整得紧,我祖上多少有那么点地主成分,父亲为了我们赵氏一脉能够延续下去,于是想了个分家的办法。”

赵德山见王小刚没有打断他的解释,心中大喜,说起话来更是平稳,可以算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时候我和我哥哥赵得水都正值青春年华,那天,父亲让我和赵得水分别抽签。选一条路。赵得水是个人精,他从那时候就认为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们变说好了他选经商,我选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