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跟随朕打下大唐江山,奠定这千秋功业的朕的文武重臣们,会不会受到那些势力的排挤、清算甚至是报复!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朝中上下关键的位子就只有这么多。
在权力的斗争面前,任何事情都会显得非常的渺小。
确实,李恪不适合担任太子。
朕不是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皇帝!
朕也不能容许在朕百年之后,朕用尽一生塑造的贤明的帝王形象还有哪些在朕的大业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们死在权力的斗争之中!
非但不能让他担任太子,因为他英果类朕,朕还要在他的头上套上一个紧箍!
朕要让他明白,燕王刘旦造反为霍光所杀,若是他将来谋反作乱,朕也能让托孤的重臣杀了他,而稳定朝中大局!
这是朕为稚奴,登上太子之位做的第一件事情!
否则,若是以稚奴软弱仁德的性子,若是在他登基之后恪儿不服造反作乱,只怕在朝野上下会掀起惊涛骇浪。
正如老祖宗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稚奴软弱仁德的性子,也不全然是坏事。
至少,若是他将来登基为帝,高明和青雀的性命也能够得以保全,而不至于手足相残。
为了不让高明的悲剧再发生在稚奴的身上,让历史再一步的重演。
这一次,朕几乎让所有朝中的重要大臣都在东宫兼任职务。
而高明与青雀也都被朕罢黜出京了。
朕必须要让天下人都明白,更要让稚奴明白,立他为太子之后,朕再无二心!
而稚奴也并非朕所想的那般软弱,性子温和,适用于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能够集思广益。
稚奴虽然参与朝政的时间较短,但并非养在深宫中的太子。
这得感谢贤婿,这几年的时光里,贤婿对稚奴教诲得不错,让稚奴体会到不少的民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