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就是深信了,朕对青雀的这些恩宠便是朕对青雀夺嫡之争的支持!
高明的造反案审查清楚了。
可是,朕并不想杀害高明,这是朕的错。
若非朕的言行举止让高明感觉到太子之位受到了威胁,高明又如何至此!
又是贤婿为朕解决了这一难题,将高明贬为了庶人。
高明逊位贬为了庶人,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储君。
按照宗法制度,青雀与稚奴,便是储君接下来的人选。
朕是想要立青雀的,青雀最得朕心的儿子,且青雀自贞观十年留在京城,至今已经七年了,对于朝政也多有涉猎。
而青雀在朝中也有不少的大臣支持,这样能够顺利承接太子之位,再将来登上帝位之后,也不会受到太多大臣的掣肘。
而稚奴才刚刚入朝参政,经验浅薄,也并没有在大臣之中树立威信,更让朕迟疑的,是稚奴好谋无决的软弱性子。
这不是个储君应该有的性子,更不是皇帝该有的性子。
朕以为朕的决策会通过宰相们的支持。
可是,朕错意了。
朕没想到,最先反对朕的便是贤婿,是朕最以为知心知己的贤婿。
难道是因为青雀之前与贤婿之间的矛盾吗,是青雀狭小的气量吗?
这个,朕到是忘了,改日招来青雀,朕改要好好劝劝青雀,好好教导青雀。
身为一国储君,怎能胸怀狭小呢!
难道是因为贤婿是稚奴的老师?
不,不,无论是哪种原因,这都不该发生在贤婿的身上。
贤婿的心怀那般的坦荡与赤诚,数十年如一日,他又怎会因私废公呢,更会在册立储君关乎社稷存亡的事情上有失偏颇呢!
是的,如朕所料,贤婿还是贤婿,还是那个赤子之心与朕赤诚相待的贤婿。
可这件事情,又是朕错了......
无论是贤婿、长乐、稚奴都没有想过要杀害高明,可是青雀竟然想要杀害他的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