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子眼见着非常受宠的藩王李泰随着父皇前往了泰山封禅,李承乾的心里肯定是有非常大的不满和失落的。
可是,这一心声他并不能直接的抒发表达出来。
他不能表示出对李泰的不满,因为李泰是能臣编纂出了地理巨作《括地志》,若是他表达出了不满,那便是他这太子的嫉贤妒能!
他更不能将不满抒发到宠爱李泰的父皇的身上,身为太子却对父皇不满,其结果更是可想而知!
虽然他在长安城里监国,名义上在父皇不在长安城的这段时间里,他是长安城的主宰,可事实上这也就是名义上的。
长安城里依旧有着宰相们来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务,更为重大的军国大事更不是他这位太子所能主导的,而是要八百里加急远报于朝堂之外的父皇。
作为名义上的主宰,他只能纵心于娱乐,来排遣自己此刻低落的情绪,来舒缓自己的内心。
可是,就是建造曲室,消遣歌舞这等小事,他也不能欢心,因为他的东宫还有一班子谏臣日夜谏言,为首的就是太子左庶子于志宁。
他不过是盖了个曲室,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可是他的曲室和李泰在延康坊的新府邸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李泰造了那般盛大的府邸,岑文本上书他父皇都没有说上半句不悦,于志宁又凭什么来批判他!
他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他引突厥人达哥支入宫,于志宁更言‘愎谏之君,洪业隳坠’,直接就骂他是‘亡国之君’!
就是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他李承乾身为一国储君、东宫太子,如何能忍得了于志宁的一犯再犯,如何不能将此贼斩杀于地!
可惜,他毕竟只是太子、储君,不是皇帝、君王,他没有帝王,‘天上地下,为朕独尊’的说一不二的皇权!
他不能光明正大的降旨斩杀于志宁,而只能派遣刺客去刺杀于志宁......
可是,对于李承乾来说,悲催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