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谁知道本将为什么会将百济与新罗之间的战役,全部寄托于三尺讲台之上,和盘托出,为你们阐述分析吗?”
眼看着将领们的自由提问、自由议论差不多时,程处弼压手终止了他们的声音,提出了一个简单却尖锐的问题。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大总管大人,是想让我们了解和百济、新罗能够算得上名的战将......”
“坐井观天不可,夜郎自大不能。末将以为,大总管大人,是想让我们知晓,就是百济、新罗这等藩属小国、弹丸之地,也有名将之资......”
“大总管大人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总管大人今日是借百济新罗之战,让我等学得战法妙用......”
有从战场上看到对手的,有从大唐上国自居到认清的,也有抱着学习收获角度理解的,众说纷纭。
“你们说的都不错,都对。本将确实有让你们从这场战役中学习其间战略、战术、战谋的运用,
也希望你们认识到百济、新罗也有优秀的领军大将,认识和了解阶伯、鬼室福信、金庾信......”
程处弼示意那几名起立的将领坐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你们没有当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你们能够从本将的讲述之中,有所收获,本将很是欣慰。”
“本将就怕有些总以大唐上国自居的蠢货,盲目无知,狂妄自大,认为阶伯、鬼室福信等人不值一提,
对今日之论不以为意,把别人、别国的事故,当成是故事,最后兵败身殒,为天下笑!”
程处弼的话,字字重音,句句深刻,若一把大锤,重重地捶打在院内诸将的心头。
阶伯后世半岛上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儒家思想推崇的楷模,在南国可谓是妇孺皆知。
鬼室福信,历史上百济被大唐攻下之后,百济复国运动中的杰出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