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门射戟,因为程处弼的一箭中的,鬼室福信和金龍树都遵从了程处弼的说和,两相罢兵。
经历了近乎一年之久的百济新罗之战,终于开始停战!
虽说是停战了,但在洛东江、黄山河一线的第一线新罗防御军队们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戒。
停战了,是停战了,但他们的精神依旧处于紧张的高压状态,因为百济、折畔的强大军势依旧布置在洛东江、黄山河一线,成为他们脑中绷紧的神经。
为了展示言和的诚意,百济的主力军队,分别从洛东江撤离,驻归于星山、高灵、江阳、咸安,只留下少数的部队在洛东江进行简单的边界驻防。
那些非为国内常备军,而是被强征拉起的军队,也被遣散还乡了。
就连没有参加此次和平协议,作为百济盟国的折畔,也遵循了本次协议的规定,将军队主力从黄山河撤离到了义安、金海京。
百济和折畔一系列友好的动态,让新罗上上下下终于相信了言和的事实,笼罩在国中心头上沉重的浓云在此刻烟消云散。
作为本次防御战的主将,也作为防守洛东江一线的守将,目送着老战友阶伯的离开,金庾信那一丝不苟的面庞上,也难得地挤出了笑意,但炯炯有神的双眸依旧凝重。
战争结束了,看似和平的曙光,真的就要来临了。
在百济和新罗休战的同时,程处弼也陆续派遣军队,接收了之前由鬼室福信、金龍树答应献上的城池,出榜安民,安排吏治,使其从规范上成为大唐的领土。
大唐、百济、新罗、折畔,四国进入了一段相安无事的貌似和平阶段。
汉阳城。
“将军,要是百济、新罗真遵从了您的军令,从此停息战乱,那我们不是真就要一无战打了!”
和平的时光,是文臣们所需要的,他们需要和平的时光,来完成他们治国理政的业绩。
而武将们,他们的战功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和平可以是自己国家的和平,但对外战争绝对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