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秦王府旧臣的情绪他也照顾到了,毕竟他没有判决高甑生死刑,还体谅了高甑生个人的战功,并没有牵连至他的家人妻小一同流放。
作为皇帝,他自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不说做得十分的完美,天衣无缝,但至少也可以算是可圈可点了。
除了有一点,他没有狠下心来,那就是对侯君集的处置。
对于诬告李靖谋反一案,锦衣卫的情报中有侯君集的参与,但在高甑生的辩词中乃是他一人所为、并无侯君集的参与。
不过,他在单独召见侯君集的时候,还是端详出了一些端倪,显然高甑生没有说真话,但锦衣卫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石锤侯君集的罪责。
于是,侯君集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他没有当着百官之面明言,也更不会彰显侯君集的罪名了,他希望侯君集能够经历这件事情之后,改过自新,不会一错再错。
李二陛下不知道,如今李靖的请辞,到底是为了什么,其中有没有关于诬告谋反一案所造成的影响?
“回禀陛下,早在出征之前,陛下选拔微臣为行军大总管之时,微臣便已有向陛下请辞之意!”
李靖雄折虎躯,虽年老但大气不衰,正气而慷慨,浩然而庄重地向李二陛下表明心志。
“如今微臣幸得上天垂怜、功成而还,军征也得圆满,尚书右仆射,位列次相,百官之副,微臣年迈体弱,思维阻塞,足疾根深,难以久处,不能长居如此重位,请陛下恩准!”
出将入相,位列国公,他李靖已经做到了身为臣子的巅峰,上边房宰相的为政之能他拍马难及,下边程处弼这般的新星儒将日新月异。
在如此前难追、后快赶的情况下,他退下来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这样可以保全他的尊严,同时这也是对上对下最好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