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廉言辞恳切而且尖锐的把李二陛下说了一通,但李二陛下丝毫不以为意,轻飘飘地找了‘气疾’这个病由,并赏赐姚思廉五十匹绢来堵嘴。
但是当时远在荆州赈灾的程处弼知道,李二陛下身上有个鬼的气疾,他的气疾还没有长孙皇后和长乐身上的气疾来得严重,早就给自己治好了。
这显然是李二陛下为自己去九成宫的借口。
姚思廉没有说话了,但马周却上书了,而马周的上书遣词比姚思廉的遣词还要来的直白、严苛、抨击心声。
《资治通鉴·唐纪十》记载,“马周上疏,以为:‘东宫在宫城之中,而大安宫乃在宫城之西,制度比于宸居,尚为卑小,于四方观听,有所不足。
宜增修高大,以称中外之望。又,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
今九成宫去京师三百馀里,太上皇或时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
又,车驾此行,欲以避暑;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京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
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上深纳
之”。
马周的话,就是说李二陛下自己住得好,但是却让老爹住那么差劲的房子,天热自己出去浪,却忘记自己还有个在暑热地方待在的太上皇老爹了。
很明显,马周就是拽着文言文骂人,骂李二陛下不守孝道,不孝顺太上皇。
李二陛下也深以为然地点头赞同了,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六年)三月戊辰,幸九成宫......冬十月乙卯,至自九成宫”。
李二陛下依旧我行我素,自个去了九成宫,还是没有带李渊去。